首頁 > 汽車知識不可少 > 紅線、黃線停車與臨停規定懶人包:可以停幾分鐘?會不會被罰?

紅線、黃線停車與臨停規定懶人包:可以停幾分鐘?會不會被罰?

汽車知識不可少 2025年8月1日更新

開車出門找停車位是很多人每天的煩惱。想停一下接個人、買杯咖啡、搬個貨,但路邊不是紅線就是黃線,這時候你可能會想:「我只是停一下下,應該不會怎樣吧?」其實不然!根據台灣道路交通標誌標線法規,紅線與黃線在停車與臨停的限制上有很大的差異,而且不少人一個不小心就吃上一張罰單,甚至還可能被拖吊。

這篇文章將帶你一次了解「紅線黃線可以停車嗎?可以臨停幾分鐘?紅線黃線罰款多少?最新執法規定有什麼?」避免你再中招!

article_contnet

紅線黃線標線意義是什麼?

紅線:完全禁止停車與臨時停車

根據《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147條,紅線代表的是「禁止一切停車與臨時停車」,也就是不論你停幾秒、接不接人、下不下貨、駕駛有沒有在車上,只要車子停下來就是違規。

  • 停個 10 秒讓家人上下車?❌ 違規
     
  • 車還發著動等外送?❌ 違規
     
  • 駕駛人在車內滑手機?❌ 還是違規!
     

紅線的原則就是:不能停、不能臨停,完全禁止。

黃線:可以臨停,但有條件

黃線的意思是「禁止長時間停車」,但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臨時停靠。但別以為這樣就能放心停,黃線的臨停限制非常嚴格:

  • 駕駛人必須在車內,不能下車買東西
     
  • 車輛不能熄火,必須處於待命狀態
     
  • 不得超過 3 分鐘
     
  • 不得影響其他車輛或行人通行
     

符合以上條件的情況下,在黃線上臨停上下人、搬運小東西是允許的;但只要駕駛一離開車輛,就可能會被認定為違規。

小提醒:不是你以為的「一下下」就真的沒事

有些人會說:「就停 30 秒而已應該沒事吧?」但在科技執法與民眾檢舉盛行的現在,只要你停下來、被拍到,幾秒鐘也有可能中獎!

article_contnet

紅線黃線可以停幾分鐘?臨停時間限制一次說清楚!

很多人對於紅線黃線的「臨停幾分鐘才不會被罰」感到困惑,甚至會誤信坊間流傳的說法,例如「3分鐘內就不會被開單」。但實際上,這些觀念可能會讓你不小心違規被罰。以下就幫大家釐清,紅線與黃線到底能不能臨停?臨停幾分鐘內才算合法?

紅線:幾分鐘都不行,完全不能臨停

紅線的執法標準是最嚴格的,「只要你車子停下來,無論幾秒鐘、是否熄火、是否有人在車內,一律視為違規停車」。

紅線即使是:

  • 停 10 秒讓小孩上下車
     
  • 駕駛人仍在車內、引擎開著
     
  • 幫乘客搬一下行李就開走
     

只要車輛停止移動,都有可能被拍照或被舉發開罰!

黃線:可以臨停,但「3分鐘規則」不是唯一重點!

黃線雖然可以臨時停車,但必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 3分鐘內完成停車行為(上下人、卸貨)
     
  • 駕駛人不得離開車輛
     
  • 車輛不可熄火
     
  • 不得影響其他車輛、行人通行
     
  • 不是在禁止臨停的特殊地段(如:學校、公車站、彎道、巷口)
     

換句話說,就算你只停 1 分鐘,但只要駕駛人一下車買東西、車輛熄火,還是會被認定違規。

紅線黃線臨停規定對照表

項目

🔴 紅線

🟡 黃線

是否可臨時停車

❌ 完全禁止

✅ 可臨停(限時 3 分鐘)

是否可長時間停車

❌ 禁止

❌ 禁止

駕駛是否可離開車輛

❌ 不可

❌ 不可

車輛是否可熄火

❌ 不可

❌ 不可

是否受科技執法監控

高機率

高機率

常見被罰原因

停一下也不行

駕駛離車、超時、妨礙通行

誤解解析:「黃線可以停 3 分鐘」真的對嗎?

「可以停 3 分鐘」是大多數人對黃線臨停的直覺印象,但事實上,這條不是保命法則,而是一種參考標準。警方或科技執法的判斷依據不只看時間,更看你是否「駕駛不在車上」、「是否妨礙交通」、「是否有熄火」等其他情節。

重點總結:紅線不能停、黃線臨停有條件,3分鐘並非萬靈丹!

article_contnet

紅線黃線停車罰款與拖吊規則一次看懂

只停一下也要被罰?很多駕駛以為只要「沒擋到路」、「人沒離車」、「沒超過3分鐘」就安全了,但實際上在紅線或黃線違規停車,不只會吃上罰單,還有可能被拖吊,甚至影響駕照記點!

本段就幫你完整整理紅線與黃線停車與臨停違規後的處罰方式與金額,2025 年新規定與執法狀況也會一併說明。

紅線違停:違規就是違規,秒數不重要!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5條規定:

  • 紅線停車(含臨停)罰鍰金額:NT$600~1,200
     
  • 若造成交通堵塞,或屬於重大違規地點(如公車站、學校前、醫院門口),可當場拖吊
     
  • 若已記錄數次違規,警方可採「記點」制度累計處分
     

即使你只是停個 10 秒,只要被拍下或有人檢舉,紅線停車就可能收到罰單。

2025 年起,多數科技執法地區(如雙北、新竹、台中、高雄)都已實施自動偵測,一旦「停車超過數秒」就會被拍照記錄,無需現場開單。

黃線違停:不符臨停條件照樣罰

黃線可臨停,但駕駛離開車輛、超時、或影響通行,都會被視為違規停車。

  • 黃線違規罰鍰金額:NT$600~1,200
     
  • 若導致交通混亂、堵住出入口,警方可拖吊
     
  • 科技執法與民眾檢舉也適用黃線違規行為,非現場也能開單
     

最新罰款金額總整理表(2025年適用)

違規情況

罰鍰金額(小型車)

備註

紅線停車(含短暫臨停)

NT$600~1,200

3 秒也算違規,尤其易被科技執法開罰

黃線停車(駕駛離車或超過3分鐘)

NT$600~1,200

臨停條件不符即違規

妨礙通行(占用車道、人行道等)

可加重罰鍰或直接拖吊

常見於紅線雙排違停或黃線佔斑馬線等

被民眾檢舉違規

同上

經核對事證屬實即寄發罰單

被科技執法拍照開單

同上

系統自動判定,無需現場開單

臨停被罰單怎麼辦?還能申訴嗎?

收到紅線或黃線的罰單後,如果你認為自己是誤會、執法不當,可以依照罰單上的指示進行申訴,但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需提供完整佐證資料(如行車紀錄器、時間佐證、病患狀況證明等)
     
  • 大多數紅線違停案件很難申訴成功(因為紅線就是禁止一切停車)
     
  • 黃線則需證明自己符合臨停條件才可能撤罰
     

若是被科技執法系統拍照,也可在罰單寄達 30 日內申請調閱資料,查看違規畫面。

小結論:罰單雖可申訴,但中獎機率偏高,不如一開始就停在合法白線或停車格最保險!

article_contnet

紅線黃線停車新規定與科技執法怎麼影響駕駛?

近年來,台灣的交通違規處理方式逐漸進入「無紙化」、「自動化」時代,不只是警察巡邏,還有大量AI科技執法系統與民眾檢舉管加入戰場。你以為只是停一下、下車拿個外送,結果一張罰單就寄到家,讓人防不勝防。

這一段就來帶大家了解,2025 年起紅線黃線停車與臨停的新規定,以及科技執法的最新運作方式,幫助你避開潛在違規風險。

2025 紅線黃線停車新制重點一次看

新規定重點

說明

科技執法擴大

多數紅線、黃線區域裝設 AI 拍照感應系統,自動開單

停車秒數縮短為偵測依據

停車約 3~5 秒即可能被拍照,無須現場警察開單

民眾檢舉制度更嚴格

駕駛離車即違規、拍照要件更完整,舉發成功率提升

違規判定結合車輛動態 AI 分析

系統能判定車輛是否靜止、是否熄火、駕駛是否下車

紅黃線處罰標準一致化趨勢

不論紅或黃,只要駕駛離車、停過久就可能一律罰款或拖吊

 

AI 自動辨識系統:不只看時間,還看行為!

新一代科技執法系統並非「單純比秒數」,而是:

  • 分析車輛是否停止移動
     
  • 辨識車輛是否亮煞車燈或熄火
     
  • 偵測駕駛是否離開車輛
     
  • 比對是否佔用禁停區、出入口、人行道等
     

這也代表過去你以為「只要人沒離車就不會被罰」的想法已經不再可靠。系統可以透過畫面自動比對違規行為,駕駛人是否在車上、車輛是否持續動態,都會影響是否開罰。

民眾檢舉越來越精準

近年民眾透過手機檢舉紅黃線違停的案例持續上升,並且成功率高,只要依照以下步驟拍攝即可:

  • 拍下違停車輛全景、車牌、周圍標線
     
  • 拍下車輛靜止時間(多角度、時間差)
     
  • 透過檢舉平台(如「交通違規檢舉App」)上傳
     

系統會自動比對時間戳、標線位置,只要資料完整,紅線黃線違規幾乎會百分之百開罰。

 

政策轉變:紅黃線執法「零容忍」化

過去執法可能還會「通融」一下現在越來越嚴格:

  • 紅線臨停 5 秒也可能開單
     
  • 黃線駕駛離車即罰,不看停多久
     
  • 停車熄火、不在駕駛位 = 違停標準之一
     

新制趨勢簡單總結:停一下也算、沒擋人也會被罰、沒下車不保證安全!

article_contnet

常見紅線黃線臨停錯誤情境解析:你以為沒事,其實早就違規!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紅線黃線可不可以臨停」、「停一下下會不會被罰」的觀念模糊不清,不小心就踩到地雷。以下整理幾種最常見的錯誤行為,讓你一眼辨識什麼狀況其實早就構成違規。

錯誤情境1:紅線上接送小孩,只停1分鐘

這是最常見的誤解之一,很多家長在學校或補習班門口紅線區臨停以為只要接送快速、不離車就沒事。但事實上:

  • 紅線「完全禁止停車與臨停」
     
  • 無論是否熄火、是否駕駛人在車內,只要停下就違規
     

小提醒:紅線不是看時間,是一律不能停!

錯誤情境2:黃線停2分鐘去超商買咖啡

你以為不到3分鐘就安全?錯了!

  • 黃線可以臨停,但條件是:駕駛不得離車、不得熄火
     
  • 一旦你人離開駕駛座,即使時間很短,也會被認定違規
     

小提醒:「黃線臨停3分鐘」不是保護傘,離車=違規才是執法主軸!

錯誤情境3:紅線等外送、滑手機中,車子沒熄火

很多人覺得只要車子還發著動、自己坐在車內,就不算違規。但紅線是全面禁止一切停車與臨停,不管你是在等人、滑手機,還是導航看路線,只要車輛沒行進就算違規。

錯誤情境4:黃線後座有乘客,但駕駛下車開門

就算車上有人,若駕駛離開車輛範圍(例如走到後車廂或開門),依據實務判定也常會被認定為違規停車行為,尤其是當下方有斑馬線、出入口、轉角、車站等敏感位置,更容易被檢舉或開單。

錯誤情境5:黃線停在公車站旁上下人

有些人會誤以為黃線就是可以上下人,但若你停的位置剛好是紅線轉黃線段、或標示有「禁止臨停」字樣的地方(如:公車站牌、醫院門口、彎道口),仍舊屬於違規臨停。

小提醒:有時黃線不代表可以臨停,要看區域、看標誌、看地點!

簡易對照表:這些行為違規嗎?

行為場景

違規與否

說明

紅線等人 30 秒,駕駛沒下車

違規

紅線禁止一切形式停車,不論時間長短

黃線停車 2 分鐘,駕駛下車買飲料

違規

黃線駕駛離車即違規,不看時間

黃線停 3 分鐘,駕駛在車內,未影響通行

合法

完全符合黃線臨停條件,可視為合法臨停

紅線接小孩上車 1 分鐘

違規

紅線無論任何形式停車都不合法

黃線後座有人,駕駛離車開後車廂

違規

駕駛人離車視為違規,無論車上是否有人

 

被罰怎麼辦?臨停收到罰單處理建議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只是停紅線 30 秒接人、在黃線邊快遞下貨沒熄火,回到車上卻發現擋風玻璃上多了一張罰單,又或者幾天後突然收到罰鍰通知單。這時候最常問的就是:「臨停被罰單怎麼辦?有機會申訴嗎?」

這段就幫你整理收到罰單後的處理流程、是否能申訴成功,以及避免重複違規的建議。

紅線黃線違規收到罰單怎麼處理?

無論是紙本開單或科技執法寄送的罰單,處理方式基本相同:

  1. 查看罰單內容與違規事實
     
    • 違規地點是否正確?
       
    • 拍照時間、事發當下有無特殊狀況?
       
  2. 決定是否要繳納或申訴
     
    • 若違規事實明確,建議儘早繳款
       
    • 若認為被誤判,可提出申訴
       

如何提出申訴?流程說明

如果你認為當下確實符合「黃線合法臨停」條件或紅線旁有緊急狀況(例如:車輛故障、載送病患),可依法提出申訴:

  • 申訴時限:收到罰單後 30 日內提出
     
  • 申訴方式:
     
    • 線上申訴:各縣市監理站或警察局網站
       
    • 書面申訴:填妥申訴書、附上佐證資料(照片、行車記錄器畫面、醫療證明等)
       

成功機率提醒:紅線幾乎無例外,申訴成功率極低;黃線若駕駛未離車、確實未妨礙交通,可提供影像證明爭取撤單。

多數駕駛會問:紅線違規罰多少?黃線會拖吊嗎?

類型

罰鍰金額

是否會拖吊

備註說明

紅線停車或臨停

NT$600~1,200

可能拖吊

即使幾秒鐘也算違規,2025 起執法更嚴格

黃線違規停車

NT$600~1,200

視情況而定

超時、駕駛離車、佔用路口即可能拖吊

黃線合法臨停(駕駛在、未熄火、不妨礙)

NT$0

不會拖吊

完全合法,不會開單

 

避免重複違規的建議

  • 別再相信「停3分鐘內不會被罰」的都市傳說
     
  • 注意路段是否為科技執法熱點(學校、醫院、公車站最常見)
     
  • 每次停車都先觀察標線與標誌,別習慣性臨停
     
  • 若需臨停,盡量選擇白線、有停車格的區域,才是安心之道
     

最有效的省錢方式,不是申訴成功,而是一開始就停對位置!

article_contnet

結語

看完這篇,你應該會發現「紅線黃線的停車規定並不難懂,但很容易誤觸」。很多駕駛都是在「以為沒關係」的情況下中獎,例如:人沒離開車子就停紅線幾秒、黃線超時臨停、下車幫忙開門⋯這些情境其實都構成違規。

為了幫助你快速回顧,我們用最直觀的方式,將紅線黃線臨停規定與罰款資訊統整如下:

紅線 vs 黃線 停車與臨停對照表

項目

🔴 紅線

🟡 黃線

是否可停車

❌ 完全禁止

❌ 禁止

是否可臨時停車

❌ 不可臨停

可臨停,但有條件限制

可臨停幾分鐘

❌ 0 秒也不行

最多 3 分鐘,駕駛人需在車內、車未熄火

駕駛可否離車

❌ 完全不可

❌ 不可離開駕駛座

車輛可否熄火

❌ 不可

❌ 不可

是否易被檢舉

高機率(民眾+科技執法)

高機率(若不符臨停條件)

違規罰鍰(小型車)

NT$600~1,200(2025年標準)

NT$600~1,200(2025年標準)

是否可能拖吊

可能拖吊

視情況而定

 

你應該記住的 5 件事

  1. 紅線就是完全不能停車與臨停,幾秒也不行
     
  2. 黃線可以臨停,但必須「3 分鐘內、駕駛不離車、車不熄火、不中斷交通」
     
  3. 2025 年起,紅黃線違規幾乎都會被科技執法或民眾檢舉拍照
     
  4. 紅線罰款 NT$600~1,200,不看時間長短
     
  5. 罰單收到可申訴,但成功率不高,不如一開始就避免違規
     

最後提醒:別再賭那「一下下」了!

「我就停個 30 秒而已」、「沒熄火應該沒事吧?」—— 這些念頭,每年都讓成千上萬名駕駛收到罰單。如果你不想白白浪費 600~1,200 元,那麼最簡單的做法就是:

  • 停車找白線、有格位的地方
  • 臨停前看清楚是否為紅線或黃線
  • 不離車、不超時、不妨礙別人

不讓自己進罰單地獄,從這一刻開始!

FAQ

Q1:紅線可以臨停幾分鐘?
A1:紅線無論幾秒鐘都不可以臨停,不論你是否熄火、是否有人在車內,只要車輛停止在紅線上,就屬違規行為。

Q2:黃線臨停 3 分鐘內就不會被罰嗎?
A2:不一定。雖然黃線可允許臨停 3 分鐘,但駕駛人必須留在車內、車輛不能熄火,且不能影響交通,否則仍可能被開單。

Q3:紅線停車罰款多少?2025 年有調整嗎?
A3:目前紅線違規停車罰鍰為 NT$600~1,200,2025 年起科技執法普及,違規判定更嚴格,並無額外金額調整但開單率提升。

Q4:黃線臨停時駕駛人可以下車幫忙開門嗎?
A4:不可以。只要駕駛離開車輛,即使車上還有乘客,也會被視為違規停車。

Q5:紅線接送小孩不下車,也會被開單嗎?
A5:會。紅線完全禁止停車與臨停,接送、滑手機、等人,只要車子停下來就是違規。

Q6:被科技執法拍到紅線臨停還能申訴嗎?
A6:可提出申訴,但通常紅線違停難以推翻,除非能證明是緊急狀況(如車輛故障、載送病患)且有相關佐證資料。

Q7:黃線臨停拍照被舉發,一定會被罰嗎?
A7:若你無法證明當下符合臨停條件(如駕駛人未離車),那麼即使停不到 3 分鐘,也可能被開單。

Q8:黃線可以長時間停車嗎?
A8:不行。黃線只允許臨停,不得長時間停車或熄火離開車輛,否則就和紅線一樣會被開單甚至拖吊。

Q9:紅線違停一定會被拖吊嗎?
A9:不一定,但只要妨礙交通、佔用危險地點或屢次違規,警方有權拖吊處理,尤其是學校、醫院、公車站等敏感區域。

Q10:被開單後多久內可以申訴?
A10:你可以在收到罰單的 30 日內提出申訴,可透過線上或書面方式,並提供佐證資料。但是否撤單仍需主管機關審核判定。

icon 相關文章
article_cover 水漂現象?開車打滑的致命原因與預防技巧
article_cover 買車訂金常見問題|訂金付多少?訂金能退嗎?訂金保留期限?買車付款流程怎麼辦?
article_cover 汽車後視鏡:從功能、調整技巧到電子後視鏡趨勢
icon 熱門文章比拼
article_cover 2025 七人座休旅車推薦與比較!cp值高?效能佳?空間大?哪款更適合你的需求
article_cover 2025年小型掀背車推薦!C最便宜、S最省油、F的CP值最高!
article_cover 2025年市面上8台跨界小休旅CUV,你值得入手哪一台?最詳盡的需求、價格、規格分析給你看
icon 所有文章類型
icon 更多汽車文章
article_cover 水漂現象?開車打滑的致命原因與預防技巧
article_cover 買車訂金常見問題|訂金付多少?訂金能退嗎?訂金保留期限?買車付款流程怎麼辦?
article_cover 2025 年 7 月台灣新車 國產與進口重磅上市車款
article_cover 汽車後視鏡:從功能、調整技巧到電子後視鏡趨勢
article_cover 疲勞駕駛是什麼?你可能比自己想像的更常在疲勞駕駛
article_cover 循跡防滑TCS是什麼?功能原理與使用時機
article_cover 汽車A柱是什麼?破解A柱死角盲點,守護行車安全的關鍵
article_cover 汽車電瓶全攻略:價格、壽命、規格與選購指南一次搞懂
article_cover 大型車定義、載重限制與死角風險全解析
article_cover 車燈種類與用途總整理|日行燈、小燈、霧燈、遠近燈
article_cover 機車報廢流程懶人包:報廢證件、補助獎勵金、代辦與費用查詢一次搞懂!
article_cover 行車記錄器選購指南,選出最適合你的行車好幫手
icon 最新車訊
新! 水漂現象?開車打滑的致命原因與預防技巧
新! 買車訂金常見問題|訂金付多少?訂金能退嗎?訂金保留期限?買車付款流程怎麼辦?
新! 2025 年 7 月台灣新車 國產與進口重磅上市車款
新! 汽車後視鏡:從功能、調整技巧到電子後視鏡趨勢
新! 疲勞駕駛是什麼?你可能比自己想像的更常在疲勞駕駛
新! 循跡防滑TCS是什麼?功能原理與使用時機
新! 汽車A柱是什麼?破解A柱死角盲點,守護行車安全的關鍵
新! 汽車電瓶全攻略:價格、壽命、規格與選購指南一次搞懂
新! 大型車定義、載重限制與死角風險全解析
新! 車燈種類與用途總整理|日行燈、小燈、霧燈、遠近燈
新! 機車報廢流程懶人包:報廢證件、補助獎勵金、代辦與費用查詢一次搞懂!
新! 行車記錄器選購指南,選出最適合你的行車好幫手
icon 熱門車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