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知識不可少 > 行車手勢圖解與用途解析,牢記這 5 種駕駛手勢

行車手勢圖解與用途解析,牢記這 5 種駕駛手勢

汽車知識不可少 2025年8月18日更新

在馬路上開車或騎車時,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境:對向來車突然伸手揮一下,你搞不清楚他是要讓你、叫你走,還是在催促?又或者你方向燈壞了,只能用手揮一下來表達要轉彎——但你確定後方的車知道你想幹嘛嗎?

這些都是「駕駛手勢」在發揮作用的時候。雖然不像交通號誌那樣有紅綠燈明確規定,也不像方向燈那樣固定,但行車手勢其實是一種默契、也是用路人之間重要的非語言溝通工具。不論是要右轉、減速、請對方先行,甚至倒車協調,正確的駕駛手勢可以幫助彼此快速理解、提升行車安全。

雖然《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1條主要是在規範交通指揮人員的手勢標準,但其實駕駛人也應該懂得「看得懂手勢」、「能主動示意」,因為你不只是接收交通訊號的對象,也是一個傳遞訊息的行動者。

article_contnet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1條是什麼?駕駛人為何要看懂手勢?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1條是用來規範警察或其他交通指揮人員在指揮交通時所使用的標準手勢。內容詳細說明了以下幾種指揮手勢:

  • 停止手勢:雙手或單手平舉、掌心向前,表示「停止通行」
     
  • 直行手勢:一手舉起後迅速往下擺動,引導車輛直行
     
  • 轉彎手勢:單手橫舉或手勢指示轉向方向
     
  • 變換手勢:特殊狀況下可配合哨音或交通棒靈活調整
     

雖然這些手勢是「執法人員」在使用,但作為駕駛人,你的責任是看得懂並遵守這些指令。也就是說,這些手勢構成了馬路上的「無聲號誌」,一旦紅綠燈故障、車流混亂,這些手勢就會成為唯一有效的交通語言。

更進一步來說,駕駛人不只是接收交通指令的人,在很多狀況下也會主動使用自己的「手勢」來與其他駕駛人溝通。這些非正式、但實用的「駕駛手勢」,就是本文接下來要帶你一一認識與解析的內容。

 

駕駛常用手勢總整理與情境解說

雖然現代車輛大多裝有方向燈、警示燈,但在某些情況下(例如方向燈故障、行車環境狹窄、雙方無法靠語言溝通時),駕駛人會使用「手勢」來進行輔助溝通。這些手勢不是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動作,但在實務中非常常見,甚至有助於避免誤會與事故。以下是五種常見駕駛手勢,建議每位駕駛都應該熟悉與正確使用。

右轉彎手勢

  • 動作說明:由駕駛人表示左臂向上,手掌向右微曲之手勢
     
  • 適用情境:方向燈壞掉、自行車與老舊機車未裝設燈號時,須主動以手勢示意右轉意圖
     
  • 延伸提醒:揮動過快或過小會造成誤判,建議動作要穩定、明確
     
  • 關鍵字佈局:右轉手勢、騎士轉彎手勢、方向燈壞掉怎麼辦
     

左轉彎手勢

  • 動作說明:由駕駛人表示左臂平伸,手掌向下之手勢
     
  • 適用情境:與右轉手勢類似,多出現在無燈號輔助的機車與自行車上;亦可用於提醒後方來車自己即將左轉
     
  • 延伸提醒:使用左轉手勢前應觀察後方車流,避免轉彎時被追撞
     
  • 關鍵字佈局:左轉手勢、駕駛左轉示意、交通手勢圖解

article_contnet

減速或暫停手勢

  • 動作說明:由駕駛人表示左臂向下垂伸,手掌向後之手勢
     
  • 適用情境:即將停靠路邊、前方出現突發狀況、車流需緩行時
     
  • 延伸提醒:尤其在沒煞車燈或天氣昏暗的情況下,這手勢能有效提示後方車輛
     
  • 關鍵字佈局:減速手勢、駕駛停車示意、手勢提醒後車
     

允許超車手勢

  • 動作說明:由駕駛人表示左臂向下四五度垂伸,手掌向前並前後擺動之手勢
     
  • 適用情境:山路或單線道,前車速慢,後車久候;駕駛透過手勢示意「後車可以超我」
     
  • 延伸提醒:應確認對向無來車且安全距離足夠後再示意,避免誤導
     
  • 關鍵字佈局:讓車手勢、允許超車、駕駛手勢讓道、安全會車
     

article_contnet

倒車協調手勢

  • 動作說明:由駕駛人表示左臂平伸,手掌向後並前後擺動之手勢
     
  • 適用情境:狹小空間倒車入庫、巷弄迴轉、請他人引導倒車時
     
  • 延伸提醒:此類手勢常依雙方默契進行,須注意視線接觸與回應動作是否一致
     
  • 關鍵字佈局:倒車手勢、引導倒車、駕駛協調手勢、巷弄倒車
     

article_contnet

駕駛手勢的作用:無聲但有效的交通語言

在道路上行駛時,駕駛手勢扮演著一種「無聲語言」的角色。它不像方向燈那樣有制式裝置,也不像警察的指揮手勢那樣具法律效力,但卻是用路人之間最即時、最直覺的溝通方式之一。

當你揮手請對方先行,或用手勢表示「我會左轉、請注意」時,其實就是在進行一場無聲但清楚的對話。這些手勢在很多時候能彌補燈號不足、環境視線不佳,甚至情緒緩衝的缺口。

常見駕駛手勢的用途包括:

  • 補充方向燈功能:當方向燈損壞或未裝設(如腳踏車、老舊機車),手勢就是唯一的替代方式。
     
  • 建立路上默契:讓對方理解你的意圖,例如「我要停車」、「你可以先走」或「可以超車」。
     
  • 預防誤判與碰撞:提前示意減速、轉彎或緊急狀況,可有效降低突發事故。
     
  • 表達禮貌與尊重:像是揮手道謝、點頭致意,也能建立更友善的交通互動氛圍。
     

這些看似微小的動作,卻能顯著提升行車安全與效率。而且,比起喇叭、閃燈這些「聲光語言」,手勢往往更具體也更不具攻擊性。

舉個例子,如果你只是按喇叭示意後車別靠太近,對方可能會感到挑釁;但若你伸手比個「減速」的手勢,反而會讓對方更容易理解你的用意。這就是「駕駛手勢」之所以值得推廣的重要原因。

 

錯誤的駕駛手勢可能造成哪些誤會?

雖然駕駛手勢能提升行車溝通效率,但若使用不當或解讀錯誤,反而可能成為交通危機的導火線。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誤會與潛在風險,提醒每位駕駛務必留意:

錯誤一:模糊不清的揮手動作

有些駕駛在狹路會車或轉彎前,僅用手隨意一揮,沒明確指出方向或意圖,讓對方無法理解是「要先走」、「要停車」還是「請讓我」。這種模糊手勢容易造成彼此誤判,甚至導致碰撞。

錯誤二:夜間手勢難以辨識

天色昏暗、路燈不足時,駕駛的手勢若未搭配警示燈或反光衣輔助,其他車輛幾乎無法察覺。尤其在沒有煞車燈、方向燈損壞的情況下,更需格外注意。

錯誤三:使用具攻擊性的手勢

如豎中指、甩手、搖頭、摳掌等挑釁性手勢,不僅無助於解決路上糾紛,還可能觸犯《刑法》公然侮辱罪,或構成危險駕駛爭議,導致事件升級。

錯誤四:手勢與實際動作不一致

例如比了左轉手勢卻右轉、揮手讓對方過卻突然自己搶行,這種錯誤最容易造成他車閃避不及、誤入死角等事故。

 

安全使用手勢的三大原則:

  1. 明確:手勢動作要清楚、有指向性,避免讓人猜測。
     
  2. 適時:提前2~3秒示意,比在動作當下才揮手更有效。
     
  3. 配合:最好搭配燈號、眼神交流與減速動作加強意圖表達。

article_contnet

實用建議:讓你的行車手勢更清楚有效

學會正確的駕駛手勢是一回事,用得清楚、用得安全、用得讓人看懂,才是真正的功夫。以下幾個簡單又實用的技巧,能幫助你在日常行車中更自信地運用手勢,減少誤解、提高默契與安全性:

1. 手勢動作要「大」,才不會被忽略

比起小幅度的手指擺動,整個手臂伸出、方向明確的動作更容易被看見。尤其在車窗邊或騎車時,請務必隻手臂伸出車外或身體外側,讓其他用路人一眼就能辨認。

2. 盡可能提早2~3秒做出手勢

不要等到已經快轉彎、快停車才突然伸手。提前示意能讓後方或對向車輛有時間反應與避讓,這不只是禮貌,更是責任。

3. 夜間或視線不佳時,善用輔助工具

手勢在夜間效果會大打折扣。此時可配合下列方式強化可見性:

  • 開啟雙黃警示燈
     
  • 握住手機手電筒照明
     
  • 穿著反光背心或使用反光手套
     

4. 和他人「對眼」也很重要

行車手勢不只是比給空氣看。建立視線接觸,確認對方有「看到你」並回應(點頭、減速、打燈等),才算成功溝通

5. 不熟不比,避免誤會

如果你對某些手勢不確定別人會不會誤解,不比反而比錯好。此時可用車輛燈號、減速讓行等方式代替模糊的手勢。

快速總結:讓手勢溝通更安全的關鍵字訣

原則

要點說明

手勢幅度要明顯

提前 2~3 秒伸手示意

夜間配合燈光、反光裝備

建立眼神接觸、觀察對方反應

動作不要亂比、勿含糊搖擺

駕駛手勢看似小動作,卻能在瞬間化解爭道、錯判與事故的可能。熟練這些技巧,讓你不只是「會開車」,而是成為更有溝通能力與責任感的駕駛。

article_contnet

結語

在現代交通日益複雜的環境中,駕駛人不只要懂得看號誌、聽喇叭,更要會用「手勢」來表達意圖、傳遞訊息。這些看似簡單的舉動,其實是一種駕駛間的默契語言,既能預防誤會,也能展現你的交通素養與禮貌。

本文以《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1條為起點,雖然這條文規範的是交通指揮人員的標準手勢,但我們進一步延伸到駕駛人的角色──不只是接收手勢的被動一方,更是道路互動中「主動傳遞訊息」的參與者。

無論是右轉、左轉、減速、倒車、讓車,每一個手勢都是你對他人安全的尊重,也是自己安全的保護。在燈號無法表達、語言難以傳達的時刻,一個清楚的駕駛手勢,往往勝過千言萬語。

下一次當你伸出手揮一下、做個讓行的動作時,也許你已經默默避免了一場擦撞、縮短了一段塞車時間,甚至多了一份人與人之間的善意流動。

記住:懂得比手勢,不只讓你開得更順利,也讓這個城市的交通更有溫度

FAQ

Q1:什麼是行車手勢?
解答:行車手勢是駕駛人用手部動作向其他用路人傳達行駛意圖的一種非語言溝通方式,常見於轉彎、減速、讓路、倒車等情境。

Q2:哪些情況需要用手勢代替方向燈?
解答:當方向燈損壞、自行車或老舊機車未裝方向燈時,應依《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00條,以手勢示意左轉、右轉或減速。

Q3:右轉時應該用什麼手勢?
解答:右轉時,駕駛可將左手肘彎曲向上、掌心朝前,或右手直接平伸向右,示意即將右轉。

Q4:左轉時的手勢怎麼做?
解答:左轉手勢為左手平舉向左,掌心朝下或外側,建議在轉彎前2~3秒做出動作。

Q5:減速或準備停車應該比什麼手勢?
解答:可將左手自然下垂於車側,掌心朝後,有時輕擺幾下,提醒後車準備減速。

Q6:可以用手勢請對方超車嗎?
解答:可以,常見方式是左手從車窗伸出向外輕揮,表示「可以安全超車」。但須確保路況安全、對向無來車。

Q7:倒車時可以用手勢指揮嗎?
解答:可以,無論是自己下車查看或請他人協助,引導倒車時用手勢比方向、停與走非常重要,也能防止擦撞。

Q8:夜間行車用手勢有效嗎?
解答:夜間手勢可視性較差,建議搭配雙黃警示燈、手電筒或反光裝備使用,確保其他用路人能清楚辨識。

Q9:不當手勢會有法律責任嗎?
解答:若手勢具有冒犯性(如豎中指)或導致誤判造成事故,可能涉及公然侮辱、危險駕駛或肇事責任,應避免使用爭議性動作。

Q10:行車手勢有法律依據嗎?
解答:雖然駕駛手勢大多屬習慣性用法,但《道安規則》第91條明訂駕駛應配合交通指揮手勢,第100條亦規定方向燈損壞時須以手勢示意,是具法律效力的補充手段。

icon 相關文章
article_cover 汽車熱車需要嗎?正確熱車方式與常見迷思一次搞懂
article_cover 汽車駕照考試全攻略:流程、筆試題庫、考試項目
article_cover 汽車駕訓班全攻略:學多久?多少錢?怎麼報名?
icon 熱門文章比拼
article_cover 2025 七人座休旅車推薦與比較!cp值高?效能佳?空間大?哪款更適合你的需求
article_cover 2025進口小車有哪些?6台小型 SUV+掀背車比較你的需求更適合哪一台
article_cover 2025四輪驅動SUV推薦:4WD越野性能與價格實用比較
icon 所有文章類型
icon 更多汽車文章
article_cover 汽車熱車需要嗎?正確熱車方式與常見迷思一次搞懂
article_cover 汽車駕照考試全攻略:流程、筆試題庫、考試項目
article_cover 汽車駕訓班全攻略:學多久?多少錢?怎麼報名?
article_cover 道路交通標線:種類與功能一次看懂
article_cover 汽車防暴衝裝置與油門誤踩抑制系統是什麼?高齡駕駛必備的防誤踩輔助總整理
article_cover 高齡駕駛執照全面解析:75歲換照規定、流程、體檢標準
article_cover 紅線、黃線停車與臨停規定懶人包:可以停幾分鐘?會不會被罰?
article_cover 水漂現象?開車打滑的致命原因與預防技巧
article_cover 買車訂金常見問題|訂金付多少?訂金能退嗎?訂金保留期限?買車付款流程怎麼辦?
article_cover 2025 年 7 月台灣新車 國產與進口重磅上市車款
article_cover 汽車後視鏡:從功能、調整技巧到電子後視鏡趨勢
article_cover 疲勞駕駛是什麼?你可能比自己想像的更常在疲勞駕駛
icon 最新車訊
新! 汽車熱車需要嗎?正確熱車方式與常見迷思一次搞懂
新! 汽車駕照考試全攻略:流程、筆試題庫、考試項目
新! 汽車駕訓班全攻略:學多久?多少錢?怎麼報名?
新! 道路交通標線:種類與功能一次看懂
新! 汽車防暴衝裝置與油門誤踩抑制系統是什麼?高齡駕駛必備的防誤踩輔助總整理
新! 高齡駕駛執照全面解析:75歲換照規定、流程、體檢標準
新! 紅線、黃線停車與臨停規定懶人包:可以停幾分鐘?會不會被罰?
新! 水漂現象?開車打滑的致命原因與預防技巧
新! 買車訂金常見問題|訂金付多少?訂金能退嗎?訂金保留期限?買車付款流程怎麼辦?
新! 2025 年 7 月台灣新車 國產與進口重磅上市車款
新! 汽車後視鏡:從功能、調整技巧到電子後視鏡趨勢
新! 疲勞駕駛是什麼?你可能比自己想像的更常在疲勞駕駛
icon 熱門車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