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正確的輪胎氣壓是每位駕駛人都應該重視的事項。正確的胎壓可以提高汽車的行車安全性,並節省燃油消耗。
過低的胎壓會導致輪胎過度磨損,甚至可能造成爆胎。胎壓過低時,輪胎與路面的接觸面積減少,容易產生滑動並影響轉向控制。當急踩煞車時,胎壓不足的輪胎無法提供足夠的剎車摩擦力,會延長煞車距離。
過高的胎壓也會對汽車構成安全隱憂。胎壓過高時,輪胎中央會過度磨損,導致輪胎側壁破裂。胎壓過高也會讓輪胎與路面接觸不佳,降低碰撞道路障礙物時的緩衝效果。
輪胎壓力計是測量輪胎氣壓的必備工具,選擇一個精準可靠的胎壓計非常重要。
選擇數字胎壓計時,建議選擇能測量高精度的產品。檢查胎壓計的測量範圍是否包含車輛輪胎的建議氣壓值。市面上也有便宜的類比胎壓計,但精確度較差,需要經驗判讀指針位置。
使用胎壓計時,必須先將氣嘴上的塵土清理乾淨,再將計的接頭完全蓋住氣嘴,才能準確測量。測量時要垂直插入,並耐心等待數值穩定後記錄。每個輪胎都要測量2-3次,取平均值為準。
如果是腳踏式的胎壓計,則要確保胎壓計底座完全貼緊地面。測量時踩踏幾下,待計上數字穩定後記錄。
為了確保準確,應定期用標準的氣壓計校準自己的胎壓計。如果胎壓計測量失準,就需要更換新的了。使用和保存胎壓計時要注意防水、防震。
車輛使用的輪胎大小不盡相同,所需要的氣壓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輪胎氣壓範圍如下:
小型車輛的輪胎氣壓應介於 30-35 psi 之間。例如本田Fit、豐田Yaris等輕型小車。
中型車輛的輪胎氣壓應介於 32-35 psi 之間。例如豐田Camry、本田Accord等中檔房車。
大型車輛的輪胎氣壓應介於 35-45 psi 之間。例如福特F-150、雪佛蘭Silverado等大型貨車與SUV。
不管車輛大小,實際的輪胎氣壓都應參考車輛使用手冊或車門框貼紙上的建議氣壓。
正確的輪胎氣壓可確保輪胎使用壽命最大化,並獲得最佳的行車性能與安全性。氣壓過低會加速輪胎磨損,過高則會造成路感不佳。
正確的輪胎壓力對駕駛安全非常重要,因此汽車主人應該定期檢查輪胎壓力。建議至少每個月檢查一次,檢查時最好在輪胎冷卻的情況下進行。檢查步驟如下:
1. 將車輛停放在平坦、硬實的地面上。如果車輛剛行駛過一段距離,應等候 3-4 小時待輪胎冷卻後再檢查。
2. 使用輪胎壓力計(打氣球筒),按壓力計使用說明檢查每個輪胎的壓力。檢查時,壓力計須與輪胎氣門 COMPLETELY 接觸,否則讀值會不準確。
3. 將所讀取的輪胎壓力與車輛規定的標準壓力比較。標準壓力通常貼在車門邊或是燃油箱蓋內。
4. 如果輪胎壓力過低,使用打氣筒為輪胎增加氣壓。如果過高,可稍微按壓氣門針,讓多餘氣體釋放。
5. 檢查所有輪胎的壓力後,將標準壓力貼紙放入車內,方便下次檢查時參考。
6. 如果經常需要為輪胎充氣,應檢查是否有漏氣情形。
透過定期檢查,可確保輪胎壓力維持在標準範圍內,駕駛才會安全順利。
適當的輪胎壓力對確保汽車行駛安全至關重要。如果胎壓太低或太高,都會對汽車造成負面影響。
胎壓過低會導致以下問題:
增加輪胎的磨損。如果胎壓不足,會使輪胎的接觸面過大,導致輪胎中心部分磨損加快。
影響節油效果。胎壓低會增加滾動阻力,汽車的油耗會增加。
減低車輛的安全性。胎壓不足會降低輪胎的負荷能力,輪胎也較易發生爆裂。車輛的煞車距離會增長,路徑持續性變差。
胎壓過高也會產生下列反效果:
影響避震效果。輪胎太硬會減弱避震功能,導致乘坐不適。
減低路面附著力。高胎壓會使輪胎只能與路面的一小部分接觸,導致車輛路徑持續性變差,易打滑。
增加輪胎磨損中間位置。高胎壓使輪胎兩側部分離開路面,只有中間位置着地,中間磨損加重。
影響轉向控制。過高胎壓會使轉向變得沉重和反應遲緩。
因此,必須隨時維持在標準建議的輪胎壓力範圍內,以免影響行車安全和輪胎使用壽命。
要維持汽車輪胎的正確壓力,定期檢查胎壓是非常重要的。
建議每週至少檢查一次胎壓,確保符合車輛規定的標準。如果長途旅行,應該在出發前檢查胎壓。
使用胎壓計時,需將胎閥帽拆下,將測量管口貼緊胎閥轉動幾圈,才能得到準確的讀數。每個輪胎都要測量,不要只測一邊。
如果胎壓過低,可以使用手動或氣壓機將輪胎充氣至標準壓力。如果胎壓過高,可以按壓胎閥釋放多餘的氣體。
切記不要讓胎壓低於或高於車輛規定的範圍。正確的胎壓可以提高汽車的安全性和燃油效率,延長胎的使用壽命。
輪胎漏氣最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胎釘刺穿
路面上的尖銳物件如釘子、碎玻璃等會刺穿輪胎,導致漏氣。駕駛時要避免駛過有碎片的路面,並定期檢查輪胎是否有刺穿。
輪胎老化
長期使用的輪胎會因橡膠老化而出現裂痕,漏氣的可能性較高。一般使用超過5年的輪胎就要更換。老舊輪胎表面會出現龜裂。
胎壓不足
長期輪胎壓力過低,會加速輪胎磨損,較易造成輪胎開裂漏氣。
輪胎受損
撞擊路緣或鑽石灣等會使輪胎側壁受損,如果損傷嚴重也可能導致漏氣。
輪胎組裝不當
如果組裝時螺絲鎖緊力度不足,長期震動下輪胎可能會漏氣。
輪胎品質問題
偶爾也會因為輪胎本身材料或設計問題,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出現漏氣情形。
檢查並找出漏氣原因,才能有效處理輪胎漏氣問題。
當發現輪胎漏氣時,首先要平靜面對,盡可能將車輛停在安全位置。
檢查輪胎漏氣的位置。如果是輪胎側壁或胎面有小孔漏氣,可以使用轮胎修补胶暫時堵住漏洞。確保修補胶粘貼緊密,等待胶乾燥後才可緩慢驅車。
如果漏氣位置不易堵住,也可以使用备用轮胎暫時替換。记得尽快修理或更换有漏气的轮胎。
对于大孔漏氣,必须使用备用轮胎进行替换,不可将有漏气的轮胎继续使用,以免出现突然爆胎危险。
將漏氣輪胎拆下,交給專業維修店進行檢測和修補。
維修人員會使用特殊膠水和補丁將孔補嚴,確保氣密性。 補胎后應避免高速長途行駛,以減少補丁脫落風險。
如果修補過多次或孔洞過大,則必須更換新胎。 不要冒險繼續使用破損嚴重的舊胎。
請定期檢查補胎情況,發現胎面粗糙或凸起即代表補丁脫落,應立即修理。
輪胎更換時機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溝紋深度直接影響胎面與地面的抓地力。一般來說,當輪胎溝紋深度低於1.6毫米時,就應該考慮更換新胎。深溝設計的輪胎溝紋深度低於2毫米時也需更換。
輪胎的使用壽命受許多因素影響,通常3-5年為安全更換週期。超過5年請檢查輪胎狀況,如胎面開裂、扁平變形等情況就需要更換。
如果發現輪胎胎面左右、內外側磨耗明顯不均勻,或是出現鹿耳、肩部凸起等異常磨耗,都需要更換。
如有切口、刺穿、布料外露等輪胎損傷時,需要更換新的輪胎。
如果改裝懸吊系统、換大碼輪圈等,會影響輪胎的使用壽命和性能表現,這時也需要換上適合的新輪胎。
定期檢查輪胎狀況,在適當時機更換,可以確保行車安全。
最佳做法是每5,000-8,000公里就要將輪胎旋轉一次,以確保輪胎磨損均勻。切記要在每次添加或更換輪胎後重新設置輪胎旋轉週期。
定期檢查輪胎有無異物刺穿、割痕或磨損。這可能會削弱輪胎結構,導致漏氣或爆胎。若發現有損傷,應立即更換。
用水沖洗掉輪胎上的污垢,避免刮花輪胎。定期檢查輪胎凹溝間是否有小石頭或異物卡住,必要時用小刀將異物挑出。
輸氣閥可幫助持續維持正確胎壓。應定期檢查其密封性,並在有漏氣時更換。
不要讓車輛長時間受陽光直射,應將其停放在遮蔭處。過度曝曬會加速輪胎劣化。
切記只使用車廠指定的輪胎尺寸及負載等級,以確保安全性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