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知識不可少 > 停車場擦撞怎麼辦?責任歸屬、保險理賠與求償全攻略

停車場擦撞怎麼辦?責任歸屬、保險理賠與求償全攻略

汽車知識不可少 2025年4月18日更新

現代都市生活中,停車場成了開車族每天都會經過的場所。不過你知道嗎?即使只是停車時輕微的擦撞,也可能引發法律責任與保險糾紛。許多民眾以為在社區停車場擦撞或私人停車場發生車禍就不需要報警或處理,甚至有人擦撞後直接離開,卻不知道這樣的行為可能構成肇事逃逸。尤其當你發生事故後想要求償、啟動保險或達成停車場擦撞和解時,更需要清楚了解責任歸屬與法律流程。這篇文章將完整解析從肇責判斷、現場處理、保險理賠到停車場車禍如何求償的全流程,幫助你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判斷。

停車場擦撞常見情境與誤解

你是否曾遇過這種情況:剛停好車準備開門,旁邊一輛車擦過來把你車門撞凹;或是倒車出庫時,後方剛好來了一輛車,雙方都說是對方沒看。這些發生在停車場內的擦撞,雖然場地看似私密、車速也不快,但實際上卻經常引發責任爭議與求償糾紛。

許多駕駛人以為只要發生在私人停車場或社區停車場內,就不算「交通事故」,也不需要報警處理,甚至有些人認為「對方沒受傷就可以直接離開」,但這些都是錯誤觀念。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只要涉及車損、人損或爭議,無論是在馬路上還是停車場內,駕駛人都有責任妥善處理、報警備案,否則可能構成肇逃或被保險拒賠。

停車場擦撞最常見的狀況包括:

倒車不慎擦到旁車

車主從停車格倒車出場時,未察覺側邊有車行駛或靜止,導致車門、保險桿受損。

停車時靠太近刮傷旁邊車輛

新手或空間狹小處難以掌控車距,導致側面刮傷。

開門撞到鄰車

駕駛或乘客開門不慎,撞到隔壁車身或後照鏡。

駕駛不慎倒車撞到後方靜止車

駕駛未注意死角或未妥善使用倒車雷達,退車時直接撞擊後車。

這些情境不僅在商場、超市地下停車場容易發生,在社區停車場擦撞更常見,因為環境熟悉、車速緩慢,駕駛人容易放鬆警覺,卻忽略空間狹窄、人車混雜的實際風險。

社區 vs 私人停車場的責任與誤解

不少人會問:「發生在社區裡的擦撞,不就私下處理就好?」但事實上,社區停車場多屬共有空間,私人停車場則常為商場或企業管理空間,兩者都有潛在法律責任。

  • 社區停車場擦撞:管委會通常無法律處置權,但可協助調監視器、居中協調。若發生擦撞,雙方應自行處理,必要時報警處理並進行後續求償。
     
  • 私人停車場車禍:例如商場或醫院的停車場,多數屬於「私人土地開放空間」,雖不屬一般道路法規,但發生事故仍屬交通事故範圍,肇事者應報警,否則可能違反民事與刑責責任。

 

article_contnet

停車場擦撞要報警嗎?擦撞後該怎麼處理?

許多車主在停車場發生小擦撞時,第一反應不是報警,而是:「不就一點刮痕嗎?我們自己處理就好。」也有人怕麻煩,明明撞到別人的車卻直接停車場擦撞離開,甚至沒有留下聯絡方式。這些行為可能會讓你面臨更嚴重的法律與金錢後果。

停車場擦撞後,應立即做的正確處理流程

不論是在社區停車場還是私人停車場,只要涉及車損、人傷或雙方認定不同,都應以下列步驟處理:

拍照留證

  • 包含事故現場、車輛相對位置、車損部位、周圍環境
     
  • 若有監視器,也可拍下安裝點或通知場方調閱
     

報警備案

  • 警方會協助製作事故報告
     
  • 未報警可能影響保險理賠資格,甚至會被保險公司拒賠
     

交換雙方資料

  • 駕照、行照、保險資料
     
  • 若有行車紀錄器畫面,更可協助釐清責任
     

通知保險公司

  • 由保險公司安排查估人員處理修復與理賠程序
     

停車場擦撞離開會構成肇逃嗎?

若你在無人目擊或無攝影畫面的情況下擦撞他車後離開,被對方事後發現並報警,可能構成肇事逃逸(刑事責任)與毀損(民事責任)雙重風險。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2條與《刑法》第185條之4規定,離開現場且未主動聯繫對方即屬重大過失。

實務常見錯誤處理行為

私下和解後才報警

這會讓警方無法正確記錄事發情況,也可能導致保險公司拒絕受理。

僅在對方車上留紙條無法聯繫

僅寫紙條若未主動報案,也可能被對方認定為蓄意逃避責任。

駕駛說「你沒拍照就無證據」

這種想法忽略現場可能有其他證據(如監視器、其他目擊者)可舉證。

建議:即使小擦撞,也應堅持報案並完整紀錄

不論對方是否願意報警,你應主動處理、保留證據並聯絡保險公司。千萬不要心存僥倖,認為「停車場又不是馬路」就可以草率處理。

 

停車場車禍的肇責怎麼判?誰該負責?

在馬路上發生車禍,通常有交通號誌、車道方向或行車記錄器來協助判斷肇事責任。但如果發生在停車場內,尤其是沒有明確道路標線的私人停車場或社區地下車庫,該怎麼判斷責任歸屬?是否依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還是只能靠雙方自行協調?

事實上,即使是在私有土地內發生事故,判定肇事責任的基本原則仍與道路類似,法院與保險公司在審理案件時,會根據雙方行為、車輛位置與違規事實等要素,釐清誰應負主要或全部責任。

停車場肇責判斷的基本原則

誰在移動,誰通常需負較大責任

靜止車通常被視為「被撞方」。例如:

  • 倒車撞靜止車 → 倒車者100%肇責
  • 開車門撞到正在通過車輛 → 開門者負主要責任

誰違反安全注意義務,誰負責

倒車時未注意後方視線、未使用倒車雷達、開門未確認安全,皆屬違規行為。

雙方皆有行為過失 → 責任可依比例拆分

例如兩車同時倒車發生碰撞,可能由法院或調解委員會依據事證判定為60:40、50:50等。

私人土地車禍肇責比例怎麼認定?

「私人停車場」如商場、餐廳、醫院等開放空間內發生車禍,雖非公有道路,但仍可援引一般道路交通規則及民法「過失責任」原則進行肇責判定。以下為常見參考:

  • 一方車輛明顯違反禮讓原則(如橫衝直撞):主責在該方
     
  • 兩車皆未禮讓或注意 → 雙方共責
     
  • 靜止車遭擦撞 → 靜止車免責或僅負極輕責
     

舉例來說:

  • A車倒車撞到正直行的B車 → A車通常需負100%肇責
     
  • A、B兩車倒車相撞 → 視現場位置與速度,可能拆分為7:3或5:5
     
  • A車停放不正占用兩格車位,導致B車無法迴轉 → A車可能需負部分責任
     

停車場車禍判例補充(法院裁判實例)

依據司法判決資料庫,以下是常見案例:

  • 台中地院判決:A車倒車時未注意後車,撞擊停在格內的B車,法院判A車全責,需負全額賠償損害。
     
  • 高雄地院判決:兩車在地下停車場交會口倒車互撞,因無明顯路權優先,法院裁定雙方各負50%責任。
     
  • 台北地院判決:乘客開車門撞到行經之車輛,乘客與車主均需賠償車損及保險自負額。
     

這些「停車場車禍判例」顯示,雖然停車場屬私人場域,但法律責任可清楚認定,只要能還原現場,就可釐清過失責任比例。

 

article_contnet

社區停車場或私人停車場擦撞,管委會需介入嗎?

在社區地下停車場或大型住宅大樓發生擦撞時,不少車主第一反應是:找管委會處理。但實際上,社區車禍並不在管委會的處理職權範圍內,管委會只能擔任協調與紀錄協助者,無法做出法律判決或強制賠償決議。

社區停車場的法律地位與管理責任

社區停車場多為「共有部分」或「約定專用區」,其法律性質為社區住戶共同擁有,但事故發生後的責任歸屬仍是肇事雙方之間的民事糾紛。

管委會可以協助的部分:

  • 協助調閱監視器畫面(依社區規約與申請流程)
     
  • 提供事發時間段的巡邏紀錄、保全筆錄
     
  • 協助安排雙方調解、溝通地點與時間
     

管委會無法處理的部分:

  • 判定誰對誰錯(無執法或調解權)
     
  • 強制一方賠償或簽署和解
     
  • 替車主報警或提交法律文件
     

私人停車場(如商場、飯店)如何處理擦撞?

私人停車場如商場、量販店、醫院地下停車場等,通常由場地方委外經營,並購買相關責任保險。但若擦撞發生在車與車之間,仍屬雙方駕駛人責任範圍,場方只負責協助調監視器、記錄值班狀況,不負肇事責任與理賠義務。

除非:

  • 停車場設施故障導致事故(如斷電、地面濕滑無警示)
     
  • 停車格設計明顯不合理(例如死角遮蔽、未畫引導線)
     

否則場方通常不需負責,也不會出面協調雙方理賠。

實務建議:處理社區或私人停車場車禍時,車主應怎麼做?

在社區停車場:

  • 先報警留存事故紀錄
     
  • 通知管委會調閱監視器(依規約申請)
     
  • 與對方聯繫,視情況洽談和解或保險理賠
     

在私人停車場:

  • 立即通知場方協助提供影像或現場值班人員筆錄
     
  • 拍照、報警、通知保險
     
  • 如有第三方設施損壞,應一併紀錄責任歸屬

停車場車禍如何求償?和解、保險、法律三種路徑

當你在停車場被撞,或是不慎撞到別人的車,除了處理現場,最重要的就是後續「求償」問題。這不只涉及對方是否肯賠償,更關係到保險能不能賠、要不要調解、是否提告等法律程序。特別是在私人停車場車禍如何求償的情境下,因為地點不屬一般道路,處理方式更需謹慎。

停車場擦撞後,求償可分三種主要方式

一、和解處理:最常見、風險最小

雙方在現場或事後協議損害金額,由責任方賠償受損方(可包含修車費、保險自負額、代步車費等)。務必白紙黑字寫下「停車場擦撞和解書」,內容包括:

  • 車號、事發時間與地點
     
  • 雙方姓名與身分證字號
     
  • 損害金額與支付期限
     
  • 雙方同意互不追究後續法律責任之聲明
     

此方式適用於責任明確、金額不高、雙方願意溝通的案件。

二、走保險理賠流程:若雙方皆有保險

若雙方都有強制險與第三責任險(或車體險),保險公司會根據報警紀錄與車損照片,協助判斷責任比例與賠償金額

  • 被害人可請求對方保險公司代位賠償(若肇責方拒賠)
     
  • 肇責方也可讓保險公司代為出面處理與支付
     
  • 自己修車也可申請車體險補貼自負額部分
     

注意:未報警、無事故紀錄者,保險公司有可能拒絕受理。

三、進入調解/法院訴訟:爭議大或對方失聯

若對方態度消極、不願和解或找不到人,可至當地「民事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或直接提起民事訴訟。

常見流程如下:

  • 到地方調解委員會填寫「車禍財損調解申請書」
     
  • 提出證據(事故照片、監視器畫面、估價單)
     
  • 若調解成立,即具法律效力;不成立再提告
     

私人停車場車禍求償注意事項

  • 非公共道路但仍可報警:警察會進行「簡易事故登記」供保險參考
     
  • 場地方協助有限:場方提供監視器與場地證明,不負賠償義務
     
  • 對方不認帳時,需有完整事證支撐:建議拍攝車損、行車紀錄器、現場標示
     

article_contnet

停車場擦撞可以申請保險理賠嗎?哪些保險會理賠?

多數駕駛人會問:「我車子停好被撞,保險會理賠嗎?」「我撞到別人的車,我的保險可以賠對方嗎?」事實上,只要具備正確的處理流程與完整的事故紀錄,停車場擦撞是可以透過車險理賠的。

可申請的車險類型與理賠對象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強制險)

  • 只理賠「對方人身傷害」
     
  • 不賠車損、不賠自己車
     

第三人責任險

  • 可理賠對方「車體損害」與「人損」
     
  • 若你是肇責方,這是最常啟動的保險項目
     

車體險(乙式或丙式)

  • 賠償「自己車輛」的損害
     
  • 丙式不賠對方車輛損傷,乙式較全面
     

啟動保險理賠的基本條件

  • 有報案紀錄(警方製作事故登記表)
     
  • 雙方車號、身份資訊齊全
     
  • 提供現場照片或監視器影像
     

若你沒有報警,保險公司很可能拒絕進行後續核賠。尤其是在停車場撞到別人的車保險申請中,保險公司會嚴格審查你是否完成「事故通報」流程。

私人停車場車禍理賠常見誤區

誤區一:場地不算道路就不需報警

錯誤。私人場域亦屬「可通行場所」,警方可進行事故登記。

誤區二:我沒責任就不用出保險

錯。即使你無責任,你的保險仍可代位處理對方損失、減少糾紛。

誤區三:不報案保險就會悄悄理賠

錯。保險公司幾乎都要求報警證明,尤其涉及車損賠償時。

實務建議:正確啟動保險的三步驟

  1. 當場報警製作紀錄
     
  2. 拍照、錄影、紀錄對方資訊
     
  3. 通知保險公司並申請查估與理賠
     

這些動作看似繁瑣,但往往是確保保險能賠、自己不賠的關鍵。

 

結語

雖然停車場內的擦撞看起來不像高速公路上那麼驚險,但從法律角度來看,停車場擦撞並不輕忽。無論是在社區停車場倒車撞到鄰車、還是在私人停車場擦到他人車輛,都可能涉及民事賠償、保險申請與肇事責任判定。透過這篇文章,我們深入解析了常見的擦撞場景、處理步驟與肇責認定,提醒大家:只要發生事故,就應即時處理、拍照留證、報警備案,避免日後發生停車場擦撞離開後遭對方反控的情形。

我們也談到了停車場車禍責任歸屬如何判斷,以及雙方若能理性協調,可透過停車場擦撞和解書減少訴訟風險;若情況較為複雜,則應善用保險制度與調解機制,像是透過第三責任險或車體險啟動理賠,補償雙方損失。記住:停車場撞到別人的車保險雖然可以幫你分擔責任,但必須有報案與事證才能成立理賠。

無論你是肇事方還是受害方,都不該掉以輕心。面對私人停車場車禍如何求償、肇責分配與和解協議時,最重要的是理性溝通、依法處理。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保障雙方權益,也讓每次用車過程更安心。

 

 

FAQ

Q1:停車場擦撞一定要報警嗎?
解答:是的,建議即使是輕微擦撞也應報警。報警能製作事故登記表,作為保險理賠的重要依據,尤其是在私人停車場車禍如何求償的情況下,沒有報案紀錄將可能被保險公司拒賠。

Q2:停車場擦撞後我離開了,會有問題嗎?
解答:若你在停車場擦撞離開現場且未留下聯絡方式,可能會被視為肇事逃逸,依法可能需負刑事與民事責任。建議無論傷害大小,都應停車處理或主動聯繫對方。

Q3:在社區停車場擦撞,管委會能強制處理嗎?
解答:不能。社區停車場擦撞屬於個人間的民事糾紛,管委會僅能協助提供監視器影像與安排協調場地,無法判定責任或強制要求賠償。

Q4:私人停車場內的車禍,保險會理賠嗎?
解答:會。即使是私人停車場,只要你有報警紀錄、事故照片與資料完整,保險公司仍會受理停車場車禍保險理賠,適用強制險、第三責任險與車體險。

Q5:停車時開車門撞到別人,也算我的責任嗎?
解答:通常算。根據多數停車場車禍判例,開門不注意造成擦撞者多被認定為主要肇事責任方,應負賠償義務。

Q6:停車場擦撞後能不能當場和解?
解答:可以,只要雙方協議內容清楚,並建議簽署書面文件(如停車場擦撞和解書),註明車號、金額、責任與是否保留追訴權,以避免後續糾紛。

Q7:對方撞了我但拒絕賠償,我該怎麼辦?
解答:可向地方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或透過律師協助提起民事訴訟求償。若事故發生在私人停車場車禍如何求償案件中,建議保留影像證據與估價單以利訴訟。

Q8:撞到靜止車是不是一定是我的錯?
解答:通常是。若對方車輛為靜止狀態,而你行駛中發生碰撞,基本上你會被認定為主要肇責方,但仍可視現場是否有不當停車等因素調整責任比例。

Q9:停車場撞到別人的車,保險能賠多少?
解答:若你有第三責任險,保險會依實際損失賠償對方車損與維修費用。若你也有車體險,自己車的損傷也能獲得補償。詳情依保單條款與肇責比例計算。

Q10:我車被撞但沒監視器怎麼辦?
解答: 建議仍先報警備案,並詢問鄰近店家或其他住戶是否有行車紀錄器可協助調查。若查無肇事者,也可透過保險自負額申請車體險理賠修車。

icon 相關文章
article_cover 【無紙化停車完整攻略】申請流程、停車費查詢、手機繳費一次搞懂!
article_cover 無紙化執法是什麼?汽車與機車違規無紙化開單解析
article_cover 煞車有聲音?從異音判斷問題與對應處理
icon 熱門文章比拼
article_cover 2025年小型掀背車推薦!C最便宜、S最省油、F的CP值最高!
article_cover 2025 七人座休旅車推薦與比較!cp值高?效能佳?空間大?哪款更適合你的需求
article_cover 2025年市面上8台跨界小休旅CUV,你值得入手哪一台?最詳盡的需求、價格、規格分析給你看
icon 所有文章類型
icon 更多汽車文章
article_cover 【無紙化停車完整攻略】申請流程、停車費查詢、手機繳費一次搞懂!
article_cover 無紙化執法是什麼?汽車與機車違規無紙化開單解析
article_cover 煞車有聲音?從異音判斷問題與對應處理
article_cover 國道5號:速限規定、即時路況、交通執法與常見違規
article_cover 高速公路下交流道全攻略:技巧、規定、常見違規與檢舉
article_cover 驗車過期怎麼辦?法規罰鍰、期限查詢與常見逾期處理流程
article_cover 煞車油,多久更換?費用多少?不換會怎樣?一次解析
article_cover 貨車停車格?貨車裝卸專用區?停車規則、時間限制與違規罰款一次看!
article_cover ABS燈亮是什麼意思?一次搞懂原因、處理方式與檢查維修
article_cover 雨刷水怎麼加?加什麼水?快速看完雨刷水介紹與Q&A
article_cover 2025年市面上8台跨界小休旅CUV,你值得入手哪一台?最詳盡的需求、價格、規格分析給你看
article_cover 開車腰痠該怎麼改善?汽車腰靠真的有用嗎?
icon 最新車訊
新! 【無紙化停車完整攻略】申請流程、停車費查詢、手機繳費一次搞懂!
新! 無紙化執法是什麼?汽車與機車違規無紙化開單解析
新! 煞車有聲音?從異音判斷問題與對應處理
新! 國道5號:速限規定、即時路況、交通執法與常見違規
新! 高速公路下交流道全攻略:技巧、規定、常見違規與檢舉
新! 驗車過期怎麼辦?法規罰鍰、期限查詢與常見逾期處理流程
新! 煞車油,多久更換?費用多少?不換會怎樣?一次解析
新! 貨車停車格?貨車裝卸專用區?停車規則、時間限制與違規罰款一次看!
新! ABS燈亮是什麼意思?一次搞懂原因、處理方式與檢查維修
新! 雨刷水怎麼加?加什麼水?快速看完雨刷水介紹與Q&A
新! 2025年市面上8台跨界小休旅CUV,你值得入手哪一台?最詳盡的需求、價格、規格分析給你看
新! 開車腰痠該怎麼改善?汽車腰靠真的有用嗎?
icon 熱門車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