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知識不可少 > 手自排 VS 自手排?差別特性一次看!

手自排 VS 自手排?差別特性一次看!

汽車知識不可少 2023年8月10日更新

手自排?自手排?傻傻分不清楚!

手自排(Semi-automatic Transmission)和自手排(Automatic Manual Transmission)是兩種常見的汽車變速器技術,而無論是手自排還是自手排車,它們都屬於「自動排檔」車輛,因為駕駛員不需要踩離合器來進行換檔動作。它們在操作方式和功能上有一些差異。

來了解手自排是什麼?

手自排是一種半自動化的變速器系統,駕駛員可以選擇手動或自動模式來操作換檔。在手動模式下,駕駛員可以使用檔位鍵或搖桿來手動換檔,就像在傳統手動變速器中一樣。而在自動模式下,變速器會根據引擎轉速和駕駛需求自動進行換檔操作。

特點:

使用液體扭矩變換接合器傳遞動力,類似於傳統自排變速箱。

動力損耗較高,至少有15%的動力損失。

可手動換檔,方便駕駛人操作。

有些手自排車款使用行星齒輪組,負責不同檔位的齒比。

有些手自排車款採用CVT變速箱,切換手動模式時,電腦會模擬出幾個檔位。

電腦有一定程度的干涉,例如在車速過低時會強制自動降檔,以保護變速箱。

再了解自手排是什麼?

自手排則是一種全自動化的變速器系統,沒有手動換檔的選項。變速器通過感應器和控制器監測引擎轉速、車速、油門和剎車等參數,並根據不同的駕駛狀態和路況自動進行換檔。駕駛員只需通過油門和剎車來控制車輛的加速和減速,換檔操作由變速器系統自動完成。

與傳統手動變速器相比,手自排和自手排變速器系統提供了更方便和舒適的駕駛體驗,同時保留了手動換檔的樂趣和操控性。

特點:

使用斜齒輪,類似於手排變速箱。

透過電腦控制的離合器操作,駕駛不需要踩離合器。

沒有提供供駕駛踩的離合器。

動力損耗較低,接近傳統手排,只有個位數的動力損耗。

提供自動換檔模式和手動換檔模式供駕駛人選擇。

自動換檔模式完全由電腦決定換檔時機。

總之,手自排和自手排是兩種不同的變速器系統,手自排提供了手動和自動換檔的選擇,而自手排則是一個完全自動的變速器系統。根據個人喜好和駕駛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汽車變速器系統是很重要的。

 

整理目前市面上熱門的手自排/自手排的車子

手自排:

  1. Toyota Corolla Hybrid

  2. Honda Civic

  3. Mazda3

  4. Volkswagen Golf

  5. Ford Focus

  6. Nissan Qashqai

  7. Hyundai Tucson

  8. Kia Sportage

  9. BMW 3 Series

  10. Mercedes-Benz C-Class

自手排:

  1. Mazda MX-5

  2. Subaru WRX

  3. Audi A3

  4. Volkswagen Golf GTI

  5. Ford Mustang

  6. Mini Cooper

  7. BMW M4

  8. Porsche 911

  9. Chevrolet Corvette

  10. Honda Civic Type R

 

所以我駕照是自排的,我可以開自手排或手自排的車嗎?

可以的,就如一開始所講,不管手自排還是自手排車,都屬於自動排檔的車輛,駕駛員不需要踩離合器來進行換檔動作,所以是這兩樣都可以開的!

 

icon 相關文章
article_cover CVT變速箱是什麼? 優點,缺點呢 Toyota的Direct Shift CVT又是什麼?
article_cover 2025女用小車推薦|女生小車怎麼選?最適合女生開的小車
article_cover 2025年小型掀背車推薦!C最便宜、S最省油、F的CP值最高!
icon 熱門文章比拼
article_cover 2025年市面上8台跨界小休旅CUV,你值得入手哪一台?最詳盡的需求、價格、規格分析給你看
article_cover 2025 七人座休旅車推薦與比較!cp值高?效能佳?空間大?哪款更適合你的需求
article_cover 2025年小型掀背車推薦!C最便宜、S最省油、F的CP值最高!
icon 所有文章類型
icon 更多汽車文章
article_cover 2025女用小車推薦|女生小車怎麼選?最適合女生開的小車
article_cover 汽油車 vs 柴油車:差別、價格、優缺點與選購指南
article_cover Bolt:歐洲最大叫車服務正式登台,Bolt 台灣與 Uber、台灣大車隊比較
article_cover 台灣汽車顏色最受歡迎排行與不同車型偏好
article_cover MG G50 Plus 9/19 台灣正式上市:Premium 升級版同步登場
article_cover 安全帽完整指南:種類、法規、挑選技巧與保養一次看
article_cover Range Rover 2025 年式黑白特仕車,全台限量 20 輛
article_cover 【汽車貨物稅】舊車換新車補助10萬
article_cover Lexus IS 第三度小改版:豪華運動轎車的再進化
article_cover 台灣市場最常見車型:SUV?CUV?MPV?從轎車到休旅車一次分清
article_cover Volkswagen ID. Cross Concept :平價電動 SUV 的新世代選擇
article_cover Mercedes-Benz 全新純電 GLC 全球首發:豪華電動 SUV 新標竿
icon 最新車訊
新! 2025女用小車推薦|女生小車怎麼選?最適合女生開的小車
新! 汽油車 vs 柴油車:差別、價格、優缺點與選購指南
新! Bolt:歐洲最大叫車服務正式登台,Bolt 台灣與 Uber、台灣大車隊比較
新! 台灣汽車顏色最受歡迎排行與不同車型偏好
新! MG G50 Plus 9/19 台灣正式上市:Premium 升級版同步登場
新! 安全帽完整指南:種類、法規、挑選技巧與保養一次看
新! Range Rover 2025 年式黑白特仕車,全台限量 20 輛
新! 【汽車貨物稅】舊車換新車補助10萬
新! Lexus IS 第三度小改版:豪華運動轎車的再進化
新! 台灣市場最常見車型:SUV?CUV?MPV?從轎車到休旅車一次分清
新! Volkswagen ID. Cross Concept :平價電動 SUV 的新世代選擇
新! Mercedes-Benz 全新純電 GLC 全球首發:豪華電動 SUV 新標竿
icon 熱門車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