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知識不可少 > 汽車後視鏡:從功能、調整技巧到電子後視鏡趨勢

汽車後視鏡:從功能、調整技巧到電子後視鏡趨勢

汽車知識不可少 2025年7月24日更新

開車時,有一項工具默默守護著我們的行車安全,那就是「汽車後視鏡」。不論是倒車、變換車道,還是行駛中判斷後方車距,後視鏡都扮演著關鍵角色。它就像是駕駛的「第三隻眼」,幫助我們看見肉眼看不到的後方與側方視野,避免發生危險。

多數人對後視鏡的印象可能只是掛在車門外的兩面小鏡子,但實際上,一台汽車上至少會有三面後視鏡,包括車內的中央後視鏡,以及左、右兩側的外後視鏡,統稱為「汽車後視鏡」。這些鏡子在設計上各有用途,缺一不可,任何一面若使用不當或調整錯誤,都可能導致視野盲區,增加事故風險。

article_contnet

車內後視鏡與左右後照鏡有什麼差別?

雖然大家都知道車上有三面後視鏡,但你真的了解每一面的用途與觀察範圍嗎?正確地使用這些鏡子,是確保行車安全的基本功。

車內後視鏡:掌握正後方的視野

所謂的「車內後視鏡」,就是位在擋風玻璃內側、駕駛座前方的中央後視鏡。它的主要功能,是讓駕駛看到車輛正後方的來車狀況,例如後方車輛跟車距離、是否有來車超車等。

不過,由於受到後擋風玻璃大小、後座乘客或行李遮擋等影響,車內後視鏡的視野經常有限,因此不能單靠這一面鏡子來判斷整體路況。

汽車左右後照鏡:彌補側方與盲區

汽車的左右後照鏡,也被稱為外後視鏡,分別安裝在左右車門外。這兩面鏡子主要用來觀察車輛後方斜側與兩側車道,對於變換車道、超車、轉彎及停車時非常重要。

尤其在市區開車時,左後照鏡用來掌握內側車道狀況,右後照鏡則有助於判斷機車與路緣的距離。如果鏡子角度調整錯誤或視野模糊,很容易錯判與其他車輛的距離,甚至發生擦撞事故。

各自缺一不可,需搭配使用

正確駕駛時,應該習慣「三鏡齊用」的觀察習慣。從車內後視鏡確認正後方,左右後照鏡補足兩側視野。搭配轉頭確認盲點,才能減少視線死角,提升整體行車安全性。

article_contnet

汽車後視鏡調整方法與技巧

許多駕駛在買車或學開車時曾經調整過後視鏡,但之後就再也沒動過。其實,正確的「汽車後視鏡調整」,不只能減少視野死角,更能讓你開車時心裡有底、行車更安心。

車內後視鏡怎麼調整?

車內後視鏡的正確角度應該是:你坐在正常駕駛姿勢時,從鏡中可以清楚看到後擋風玻璃正中央的後方車輛。調整時不要傾斜身體或扭動脖子,務必要保持自然坐姿。

若鏡面角度太高或太低,可能只看到車頂或後座;太偏左或右,也會影響觀察後方車流的準確性。

外側後照鏡如何調整才無死角?

汽車左右後照鏡是補足側邊與斜後方視野的重要工具。建議採用「三鏡無死角調整法」:

  • 左側後照鏡:讓車尾僅佔鏡面約四分之一,視線延伸至左後方斜線車道。
     
  • 右側後照鏡:同樣讓車尾只佔鏡面一小部分,延伸至右後方與人行道區域。
     

許多人習慣把後照鏡調得太內側,導致與車內後視鏡視野重疊,反而增加盲點。正確調整後,可讓三面鏡子的視野無縫接軌。

停車與行駛時,後視鏡角度要調整嗎?

有些駕駛會在停車時將右側後照鏡調低一點,以便清楚看到路緣,避免擦撞或壓線。此舉是有幫助的,尤其是在側方停車時。但建議停好車後記得將角度調回,以免影響行駛時的側視線。

若車輛有電動後視鏡記憶功能,可設定不同駕駛人或用途(行駛/停車)的鏡面位置,一鍵切換更便利。

article_contnet

汽車電子後視鏡是什麼?和傳統鏡子的差異在哪?

隨著汽車科技快速發展,傳統的玻璃鏡面也逐漸被更先進的數位裝置所取代。近年來,越來越多車款配備了「汽車電子後視鏡」,也就是利用攝影機與螢幕組成的全數位後視系統。

什麼是汽車電子後視鏡?

汽車電子後視鏡(又稱電子後照鏡),是將傳統鏡面改為車外攝影鏡頭 + 車內螢幕的配置。鏡頭通常安裝在車門兩側,而螢幕則設置於 A 柱附近或原本後照鏡的位置,提供駕駛即時的後方與側方影像。

有些高階車款(如 Lexus ES、Audi e-tron、Honda e)甚至連車內後視鏡也改為顯示螢幕,透過後方攝影機即時畫面,完全取代鏡面反射。

電子後視鏡的優點有哪些?

  • 廣角視野更大:傳統鏡面視角有限,電子後視鏡可達 50 度以上的廣角,減少盲區。
     
  • 夜間視覺清晰:搭載夜視技術與自動調光功能,晚上比傳統鏡更清楚。
     
  • 下雨也不模糊:鏡頭多設有除霧/防水裝置,雨天依然提供清晰影像。
     
  • 可避免車內遮擋:像是後座頭枕或行李,過去會擋住車內後視鏡視線,現在影像鏡頭不會受影響。
     

有哪些缺點或限制?

  • 需適應影像顯示:從反射鏡切換到螢幕,有些駕駛初期會不習慣。
     
  • 光線對比強時易過曝或過暗:雖然大多有 HDR 技術,但仍可能受逆光影響。
     
  • 電力與系統穩定性需求高:攝影鏡頭故障或電力異常時,會無法顯示影像,安全受限。
     
  • 價格較高,維修成本也高
     

台灣目前的合法性與發展趨勢

在台灣,汽車電子後視鏡已逐步放寬法規允許安裝,部分新車可選配或原廠標配。不過目前仍需搭配實體鏡面(或具備切換功能)才能通過車檢,因此多數車款仍以傳統後視鏡為主。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電子後視鏡將成為高階與電動車的標準配備,尤其在自駕技術普及後,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article_contnet

汽車後視鏡常見問題與更換時機

後視鏡雖然看起來只是小小一面鏡子,卻非常脆弱。輕則鏡面刮傷模糊,重則整組損壞脫落。不論是日常使用、擦撞事故,甚至風吹日曬雨淋,長期下來都可能導致損壞。這一段,我們來聊聊常見的問題與更換時機。

常見的汽車後視鏡問題

  • 鏡面破裂或刮傷:最常見的情況,視野模糊、反光異常,影響行車判斷。
     
  • 鏡面掉色或霧化:長期日曬、雨水侵蝕,導致鏡面氧化變質,反射效果降低。
     
  • 鏡頭搖晃、結構鬆動:擦撞或老化造成鏡架鬆動,行駛中抖動影響觀察。
     
  • 電動調整失靈:按鍵沒反應、角度無法調整,可能是馬達、線路或保險絲故障。
     
  • 自動收折功能異常:有些車主反映後視鏡收折卡住、無法展開或收回。
     

這些問題若未及時處理,輕則影響駕駛視野,重則導致交通事故或觸法。

哪些情況需要更換後視鏡?

你不一定要整組更換後視鏡,有時只需換掉鏡片就能解決問題。以下是建議更換的情況:

  • 鏡片破裂或嚴重霧化:可以只更換鏡面,費用相對便宜。
     
  • 鏡架損壞或無法固定:整組後照鏡需更換,避免在行駛中脫落。
     
  • 馬達或收折功能損壞:若是電動後視鏡,內部零件維修成本高,通常會建議換新。
     
  • 電子後視鏡影像失常:螢幕出現干擾、畫面延遲或鏡頭模糊,建議整組檢修或更換。
     

建議定期檢查後視鏡的固定性與鏡面狀況,若有異常,可提早預約保養廠處理,避免影響行車安全。

article_contnet

更換汽車後視鏡的價格與流程說明

當汽車後視鏡損壞時,許多車主最關心的就是「維修要花多少錢?」其實更換後視鏡的費用差異很大,取決於車型、零件種類(原廠/副廠)、功能有無(是否電動或電子)等條件。

更換車內後視鏡的費用與流程

如果你需要車內後視鏡更換,價格通常是最親民的:

  • 一般手動式中央後視鏡:約 300~1000 元(副廠鏡片)
     
  • 原廠後視鏡:約 800~2500 元,依品牌與車款而異
     
  • 電子顯示型後視鏡(具影像顯示功能):可能落在 5000~10000 元不等
     

更換流程通常簡單,只需拆卸舊鏡、黏貼或鎖上新鏡片,施工時間約 15~30 分鐘,部分車主甚至可 DIY 完成。

更換汽車後照鏡(左右外後視鏡)的費用與注意事項

汽車後照鏡更換通常價格會比車內鏡高,尤其是具備以下功能者:

  • 電動調整功能
     
  • 自動收折
     
  • 加熱除霧功能
     
  • 方向燈整合
     
  • 盲點偵測系統
     
  • 電子攝影鏡頭
     

常見費用參考如下:

  • 基本手動款副廠後照鏡:約 1000~2000 元
     
  • 原廠手動款:約 2500~4000 元
     
  • 電動後照鏡(原廠):約 4000~8000 元
     
  • 高階電子後照鏡:破萬屬常態,視車型與功能而定
     

施工時間約 30~60 分鐘,包含拆裝門板、重新接線與校正。

保險是否會理賠後視鏡更換?

如果汽車後視鏡是因車禍事故損壞,可透過以下方式申請理賠:

  • 第三人責任險(對方有責):可全額理賠你的後照鏡損失
     
  • 車體險(甲式、乙式):若你有投保,可報自損,視免責額而定
     
  • 無對象事故(如倒車撞牆):視保單內容可能須自付部分費用
     

建議發生損壞時,立即拍照存證並與保險公司聯繫查詢適用範圍。

article_contnet

 

總結

不論你是新手駕駛還是老手,只要上路,汽車後視鏡就是你的最佳輔助夥伴。它們不僅幫助你看見後方與兩側的交通狀況,更是減少盲點、避免碰撞的第一道防線。

從本文你可以知道,車內後視鏡與左右後照鏡各司其職,必須搭配正確的後視鏡調整技巧與觀察習慣,才能真正發揮保護效果。隨著科技進步,汽車電子後視鏡也逐漸普及,雖然還未完全取代傳統鏡子,但未來勢必成為新車的標準配備。

此外,不要忽略日常的檢查與維護,若發現後視鏡鏡面破裂、晃動、功能異常,應盡早進行左右後照鏡更換或車內後視鏡更換。價格雖然有所差異,但相較於可能造成的事故與損失,更換後視鏡是一筆值得的投資。

開車最怕的不是看不見前方,而是「看不清後方」。記得定期檢查你的後視鏡,給自己一個更安全、安心的駕駛環境。

 

FAQ

Q1:汽車後視鏡和後照鏡有什麼不同?

解答:在台灣日常用語中,「後視鏡」與「後照鏡」常被交替使用,實際上兩者是指相同的設備,包括車內後視鏡與車外左右後照鏡。後照鏡強調「照後方」,後視鏡則是更廣義的稱呼。

Q2:車內後視鏡可以自己更換嗎?

解答:若是傳統黏貼式或簡單卡扣式的車內後視鏡,多數車主可自行更換。但若為電子型、具備顯示功能或感應器者,建議由專業保養廠處理較安全。

Q3:後視鏡調整角度有標準嗎?

解答:沒有硬性標準,但建議調整方式是車內後視鏡對準後擋風中央,外後照鏡則讓車尾只佔鏡面約 1/4,並能清楚看到側後方車道,盡量減少盲區重疊。

Q4:汽車電子後視鏡在台灣可以合法使用嗎?

解答:目前台灣交通法規已逐步放寬電子後視鏡使用,但必須符合國家車輛安全標準,並在新車出廠時經合法安裝與認證,才可取代傳統鏡面。

Q5:後視鏡馬達壞掉還可以只換鏡片嗎?

解答:不行。若馬達故障(如無法調整或自動收折失效),通常需要更換整組後照鏡總成,單換鏡片無法解決機構問題。

Q6:汽車後視鏡被刮到需要報警處理嗎?

解答:若有他車涉及、並造成損失,建議拍照存證並報警備案,否則無法申請保險理賠。若僅是自行擦撞、無第三方,則可自行處理並視保險內容報案理賠。

Q7:左右後照鏡可以用不同品牌副廠品嗎?

解答:可以,但要注意外型、尺寸、角度與電路是否相容。副廠品價格較低,但品質與穩定性需慎選,建議找有經驗的維修店安裝。

Q8:電子後視鏡遇到螢幕黑掉怎麼辦?

解答:可能是電源中斷、鏡頭損壞或主機故障。先檢查保險絲與線路是否鬆脫,若無法排除,建議立即送修,避免駕駛盲駛。

Q9:停車時需要調整後視鏡角度嗎?

解答:許多駕駛在側方停車時會將右側後照鏡調低,以便清楚看到路緣,這是正確做法。但停好車後記得調回原角度,避免行駛時視野受限。

Q10:保險會理賠後視鏡損壞嗎?

解答:若為事故導致損壞,第三人責任險或車體險通常可理賠。若為單方失誤(如倒車撞牆),則需檢視是否有投保自損險,並依照保單條款申請理賠

icon 相關文章
article_cover 疲勞駕駛是什麼?你可能比自己想像的更常在疲勞駕駛
article_cover 汽車A柱是什麼?破解A柱死角盲點,守護行車安全的關鍵
article_cover 汽車電瓶全攻略:價格、壽命、規格與選購指南一次搞懂
icon 熱門文章比拼
article_cover 2025年市面上8台跨界小休旅CUV,你值得入手哪一台?最詳盡的需求、價格、規格分析給你看
article_cover 2025年小型掀背車推薦!C最便宜、S最省油、F的CP值最高!
article_cover 2025 七人座休旅車推薦與比較!cp值高?效能佳?空間大?哪款更適合你的需求
icon 所有文章類型
icon 更多汽車文章
article_cover 2025 年 7 月台灣新車 國產與進口重磅上市車款
article_cover 疲勞駕駛是什麼?你可能比自己想像的更常在疲勞駕駛
article_cover 循跡防滑TCS是什麼?功能原理與使用時機
article_cover 汽車A柱是什麼?破解A柱死角盲點,守護行車安全的關鍵
article_cover 汽車電瓶全攻略:價格、壽命、規格與選購指南一次搞懂
article_cover 大型車定義、載重限制與死角風險全解析
article_cover 車燈種類與用途總整理|日行燈、小燈、霧燈、遠近燈
article_cover 機車報廢流程懶人包:報廢證件、補助獎勵金、代辦與費用查詢一次搞懂!
article_cover 行車記錄器選購指南,選出最適合你的行車好幫手
article_cover 交通違規記點怎麼算?完整規則懶人包
article_cover 紅綠燈怎麼看?認識紅綠燈號誌規則、顏色意義與演變歷史
article_cover 肇事逃逸是什麼?小擦撞、非故意、無人受傷也算?從定義、罰則到刑責與正確處理方式總整理
icon 最新車訊
新! 2025 年 7 月台灣新車 國產與進口重磅上市車款
新! 疲勞駕駛是什麼?你可能比自己想像的更常在疲勞駕駛
新! 循跡防滑TCS是什麼?功能原理與使用時機
新! 汽車A柱是什麼?破解A柱死角盲點,守護行車安全的關鍵
新! 汽車電瓶全攻略:價格、壽命、規格與選購指南一次搞懂
新! 大型車定義、載重限制與死角風險全解析
新! 車燈種類與用途總整理|日行燈、小燈、霧燈、遠近燈
新! 機車報廢流程懶人包:報廢證件、補助獎勵金、代辦與費用查詢一次搞懂!
新! 行車記錄器選購指南,選出最適合你的行車好幫手
新! 交通違規記點怎麼算?完整規則懶人包
新! 紅綠燈怎麼看?認識紅綠燈號誌規則、顏色意義與演變歷史
新! 肇事逃逸是什麼?小擦撞、非故意、無人受傷也算?從定義、罰則到刑責與正確處理方式總整理
icon 熱門車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