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知識不可少 > 胎壓對照表完整解析:汽車胎壓建議數值、正常範圍與換算

胎壓對照表完整解析:汽車胎壓建議數值、正常範圍與換算

汽車知識不可少 2025年6月5日更新

胎壓雖小,卻是每位車主絕對不能忽視的行車關鍵。你是否也曾經看過儀表板亮起胎壓警示燈,卻不知道該不該補氣?或是每次打氣時,都在疑惑「胎壓多少才算正常?」其實,不論是日常代步或高速行駛,正確設定胎壓、定期檢查輪胎氣壓,是維持行車安全與節能的第一步。本篇文章將帶你一次掌握完整的胎壓對照表與單位換算方式,了解不同車型的汽車胎壓建議值,還有在各種行駛情境下應該如何調整。無論你是新手駕駛或資深用車族,這篇超實用的胎壓全攻略都值得收藏。

article_contnet

胎壓是什麼?為什麼這麼重要

你是否曾經看到儀表板上的「胎壓警示燈」亮起,卻不確定這代表什麼?「胎壓」是每一位車主都該重視的基本知識,但卻常常被忽略。其實,胎壓不只是維持輪胎形狀那麼簡單,它關係到整體行車安全、油耗、操控性,甚至影響輪胎壽命。想了解更多?從這段開始,你將一次搞懂什麼是胎壓、它的重要性,以及為什麼我們要學會閱讀胎壓對照表。

胎壓的基本定義

胎壓,全名為「輪胎內部空氣壓力」,是用來支撐車輛重量與維持輪胎形狀的關鍵力量。這個壓力會因為溫度、載重、行駛時間而變化,所以需要定期檢查與調整。

  • 常見單位包括 psi(磅/平方英吋)、bar(巴)、kPa(千帕)、kgf/cm²(公斤力/平方公分)
     
  • 不同國家、不同車廠使用的胎壓單位可能不同
     
  • 胎壓建議值通常可在汽車駕駛座門邊貼紙或使用手冊中找到
     

胎壓異常的風險

無論胎壓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導致行車安全問題與輪胎損壞:

胎壓過低的影響

  • 增加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導致油耗上升
     
  • 輪胎邊緣過度磨耗,壽命減短
     
  • 車輛操控變差,剎車距離變長
     
  • 較高風險發生爆胎或脫胎現象
     

胎壓過高的影響

  • 輪胎中央過度磨損,減少接地面積
     
  • 行駛時震動感明顯,影響舒適度
     
  • 抓地力下降,轉彎時穩定性變差
     
  • 碰撞或壓到坑洞時,更容易造成輪胎損傷
     

胎壓與安全的關係

許多重大交通事故都與輪胎狀況不佳有關,其中「胎壓異常」就是常見主因之一。這也是為什麼現代新車多半配有 TPMS(胎壓偵測系統),目的就是提前提醒駕駛注意胎壓是否落在正常值範圍內。透過閱讀正確的胎壓對照表,每位車主都能有效掌握胎壓狀況,提前預防問題。

article_contnet

胎壓多少正常?認識一般汽車胎壓的建議範圍

很多人會問:「一般汽車胎壓多少才正常?」這個問題其實沒有統一答案,因為不同車型、車重、行駛情境、輪胎尺寸都會影響到最佳胎壓數值。不過,我們可以透過「汽車胎壓對照表」來獲得標準參考值,確保輪胎在最佳狀態下運作。

胎壓正常值範圍怎麼看?

一般來說,汽車胎壓的正常範圍落在 30–36 psi 之間,但仍需依照車型、用途與胎壓貼紙為準。

常見建議胎壓數值參考:

  • 小型轎車:30–32 psi
     
  • 中型轎車:32–34 psi
     
  • SUV / 休旅車:34–36 psi
     
  • 滿載行駛:視情況增加 2–4 psi
     

這些胎壓建議是以「冷胎」為基準,亦即未行駛或停車三小時以上的狀態。熱胎時胎壓會自然上升,因此檢查時機也非常關鍵。

如何得知自己車子的建議胎壓?

最準確的資訊來自原廠標示,可以從下列位置找到:

  • 車門內側邊框貼紙
     
  • 車主手冊中的維修與保養章節
     
  • 某些高階車款可從中控系統查詢建議值
     

如果你改裝了輪胎或輪圈,建議參考新尺寸所對應的胎壓對照表,再調整胎壓設定。

雙載、長途、高速行駛,胎壓該怎麼調整?

不同行駛條件下,胎壓的調整也需要更細膩處理:

載人或載物增加時:

  • 後輪胎壓建議增加 2–4 psi,以支撐重量
     

高速行駛或長途旅行:

  • 可提升前後胎壓各 2 psi,穩定輪胎結構並減少熱漲風險
     

雨天或溫差大:

  • 維持建議值即可,但需更頻繁檢查胎壓變動
     

一般汽車胎壓多少才算「過低」或「過高」?

  • 低於建議值 10% 以上:屬於過低,需立即補氣
     
  • 高於建議值 15% 以上:屬於過高,可能需要洩壓
     
  • 最理想情況:胎壓保持在建議值上下 ±2 psi 內波動
     

透過了解這些數據與應用情境,每位駕駛都能更精準地掌握「胎壓多少正常」,不再只是憑感覺來決定,確實維護行車安全與舒適性。

 

常見汽車胎壓對照表

很多人查詢「汽車胎壓對照表」,就是想快速知道自己車子應該打多少氣才正確。其實不同車型、品牌與用途的建議胎壓值會略有不同,但市面上大部分乘用車都有一定的參考範圍。這一段將透過整理後的對照表,幫助你快速查詢常見車款的標準胎壓,並搭配實用小技巧教你怎麼找出自己車上的胎壓建議值。

汽車胎壓建議對照範例

以下是幾種常見車型的建議胎壓數值,適用於原廠輪胎、一般載重情況下的「冷胎」檢查狀況:

車型

前輪建議胎壓

後輪建議胎壓

Toyota Corolla Altis

32 psi

30 psi

Honda CR-V

33 psi

35 psi

Mazda 3

34 psi

32 psi

Nissan X-Trail

33 psi

33 psi

Tesla Model 3

42 psi

42 psi

這些數值可作為參考,但實際胎壓建議值仍需依照「駕駛座車門邊框」內側的胎壓貼紙為準。該處會清楚標示車輛的標準前後輪胎壓建議,包含單載、滿載等不同情境下的數據。

如何解讀胎壓貼紙?

胎壓貼紙(Tire Pressure Label)通常標示以下資訊:

  • 原廠建議的冷胎胎壓(單位通常為 psi 或 kPa)
     
  • 前輪與後輪的不同建議值
     
  • 車輛的滿載或高速狀態下是否需調整胎壓
     

有些進口車會採用 bar 為單位,需留意與 psi 之間的換算關係,避免因誤解單位而設定錯誤胎壓。

胎壓資訊在哪裡找?

除了車門貼紙,你也可以在以下地方找到胎壓資訊:

  • 車主手冊(保養與維修章節)
     
  • 官方網站的技術規格頁面
     
  • 原廠服務中心
     

透過查閱這些資訊,即使你換了輪胎或車款,也能正確設定胎壓,提升行車效率與安全性。

article_contnet

胎壓單位換算表(psi、bar、kPa、kg/cm²)

你是否曾困惑胎壓表上的單位顯示?有時是 psi、有時又是 bar 或 kPa,甚至還有 kg/cm²(台灣常見的CNS單位)。事實上,這些都是胎壓的表示方式,只要能理解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閱讀任何胎壓表都不再困難。這段會提供最實用的胎壓換算方式與對照表,讓你輕鬆掌握胎壓設定的正確數值。

常見胎壓單位介紹

以下是四種最常見的胎壓單位與基本概念:

  • psi(磅/平方英吋):美系車輛與一般汽車胎壓表最常使用的單位
     
  • bar:歐系車輛與德系儀表偏好使用,1 bar 約等於 14.5 psi
     
  • kPa(千帕):多為科學儀器與部分官方技術資料所用
     
  • kg/cm²(公斤力/平方公分):台灣 CNS 標準常見單位
     

胎壓單位換算公式

掌握這幾個簡單的公式,就能快速進行單位轉換:

  • psi × 0.06895 ≈ bar
     
  • psi × 6.89480 ≈ kPa
     
  • psi × 0.07031 ≈ kg/cm²
     
  • bar × 14.5 ≈ psi
     
  • kPa ÷ 6.89480 ≈ psi
     

實用胎壓單位對照表(1–50 psi)

為了方便駕駛與技術人員對照,以下列出完整的胎壓換算表:

胎壓單位對照表

PSI

磅/平方英吋

BAR

kPA

千帕

CNS(kg/cm²)

公斤力/平方公分

1

0.07

6.89

0.07031

2

0.14

13.79

0.14061

3

0.21

20.68

0.21092

4

0.28

27.58

0.28123

5

0.34

34.47

0.35153

6

0.41

41.37

0.42184

7

0.48

48.26

0.49215

8

0.55

55.16

0.56246

9

0.62

62.05

0.63276

10

0.69

68.95

0.70307

11

0.76

75.84

0.77338

12

0.83

82.74

0.84368

13

0.90

89.63

0.91399

14

0.97

96.53

0.98430

15

1.03

103.42

1.05460

16

1.10

110.32

1.12491

17

1.17

117.21

1.19522

18

1.24

124.11

1.26553

19

1.31

131.00

1.33583

20

1.38

137.90

1.40614

21

1.45

144.79

1.47645

22

1.52

151.69

1.54675

23

1.59

158.58

1.61706

24

1.65

165.48

1.68737

25

1.72

172.37

1.75767

26

1.79

179.26

1.82798

27

1.86

186.16

1.89829

28

1.93

193.05

1.96859

29

2.00

199.95

2.03890

30

2.07

206.84

2.10921

31

2.14

213.74

2.17952

32

2.21

220.63

2.24982

33

2.28

227.53

2.32013

34

2.34

234.42

2.39044

35

2.41

241.32

2.46074

36

2.48

248.21

2.53105

37

2.55

255.11

2.60136

38

2.62

262.00

2.67166

39

2.69

268.90

2.74197

40

2.76

275.79

2.81228

41

2.83

282.69

2.88259

42

2.90

289.58

2.95289

43

2.96

296.48

3.02320

44

3.03

303.37

3.09351

45

3.10

310.27

3.16381

46

3.17

317.16

3.23412

47

3.24

324.06

3.30443

48

3.31

330.95

3.37473

49

3.38

337.85

3.44504

50

3.45

344.74

3.51535

 

使用胎壓單位的注意事項

  • 數位打氣機與胎壓偵測器(TPMS)通常可切換單位,請確認裝置設定是否與你熟悉的單位相符
     
  • 部分進口車胎壓標示為 bar,但台灣打氣機多為 psi,須進行換算
     
  • 保養時或換胎時,務必提醒技師確認正確胎壓單位與設定值,避免因單位誤差造成胎壓異常

article_contnet

胎壓多久檢查一次?實用胎壓檢查小技巧

你有多久沒有檢查輪胎胎壓了?大多數車主可能只在儀表板亮燈時才注意到胎壓問題,但事實上,定期檢查胎壓是維持車輛良好狀態的基本功。不論是日常代步還是長途行駛,都應遵循正確的胎壓檢查頻率與方法,才能避免潛在危險與不必要的損耗。

胎壓檢查的頻率建議

根據原廠建議與車輛維護經驗,以下為適合大多數車主的胎壓檢查時機:

  • 每兩週檢查一次胎壓,特別是使用中較久的車輛或常駛高速的駕駛人
     
  • 長途旅行前必檢
     
  • 氣溫劇烈變化時(例如冬夏交替、寒流來襲),每下降 10°C 胎壓可能降低約 1 psi
     
  • 打氣補胎後,3天內複查是否洩氣
     

這些檢查動作最好在「冷胎狀態」下進行,也就是車輛停駛三小時以上或僅低速行駛3公里以內的情況下,測得的胎壓才準確。

如何檢查胎壓?這些工具超實用

你不一定需要專業設備,透過以下方法就能輕鬆掌握胎壓數據:

使用胎壓筆(胎壓棒)

  • 體積小、價格便宜,攜帶方便
     
  • 需手動比對數據,但準確性足夠應付一般檢查
     

使用數位胎壓計

  • 顯示直觀,準確度高
     
  • 建議選擇具備 psi 與 bar 切換功能的機型
     

使用胎壓偵測系統(TPMS)

  • 現代車輛多已內建,可即時顯示各輪胎壓力
     
  • 若胎壓異常會自動警示,是最省心的選擇
     

檢查胎壓時要注意什麼?

  • 測胎壓前,確認車輛為冷胎狀態
     
  • 檢查所有輪胎,包含備胎(若備胎為全尺寸)
     
  • 輪胎氣嘴蓋請妥善鎖緊,防止進塵與洩氣
     
  • 如胎壓差異明顯,應立即補氣並觀察是否洩漏
     

透過定期檢查胎壓,你可以延長輪胎壽命、提升油耗表現、預防爆胎事故,是車主不可忽略的保養關鍵。

 

胎壓不足與過高的常見徵兆與影響

有時候,輪胎異常不是爆胎那麼明顯,而是從胎壓的微小變化開始產生跡象。學會分辨胎壓不足或過高的「警訊」,可以讓你提早發現問題、避免行車風險。

胎壓不足的典型徵兆

胎壓過低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尤其是在氣溫驟降或長時間未補氣的情況下特別容易發生。當你遇到以下狀況時,就要提高警覺:

  • 駕駛時方向盤變得偏重或反應不靈敏
     
  • 車子感覺「拖拖的」,加速反應不佳
     
  • 油耗明顯變高,需要更頻繁加油
     
  • 輪胎邊緣比中央磨損更嚴重
     
  • 煞車距離變長、操控感不穩
     

這些都是胎壓不足導致輪胎接地面積過大、摩擦力增加的結果。不只耗油,還會加劇輪胎老化與損壞風險。

胎壓過高的警訊與影響

很多車主以為「胎壓打高一點比較省油」,但其實過高胎壓反而會影響行車安全:

  • 車輛行駛感變硬,遇坑洞時震動感強烈
     
  • 抓地力下降,轉彎或濕地煞車距離拉長
     
  • 輪胎中央磨損過快,輪胎壽命縮短
     
  • 較容易因撞擊導致胎壁裂痕或內部受損
     

胎壓過高會讓輪胎失去彈性吸震能力,增加事故風險,特別是在台灣路面較顛簸的市區行駛條件下,應格外留意。

怎麼分辨自己是否設定錯誤胎壓?

  • 若你的車在正常溫度下胎壓低於建議值 10% 以上,就屬於胎壓不足
     
  • 若超過建議值 15% 以上,就會接近過高標準
     

檢查與設定胎壓時,建議以原廠數據為依據,再依照當天的氣候、路況與載重狀況進行微調。這樣才能確保你行車過程中的每一公里,都是穩定又安全的。

article_contnet

如何設定正確胎壓?不同使用情境的調整建議

很多人以為只要依照原廠胎壓貼紙上的建議值設定就萬無一失,但事實上,不同的駕駛情境與氣候條件,都會影響胎壓的最佳設定。理解如何依據實際需求進行微調,是駕駛進階知識的重要一步,也有助於提升行車舒適與安全性。

為什麼建議值不是唯一標準?

車廠提供的胎壓建議值,通常是基於平均負重、平均氣候與正常使用條件下的設定。這些標準當然可以作為參考,但若你遇到以下情境,建議可以稍作調整:

  • 載重增加(滿載行李、雙載乘客)
     
  • 高速行駛(例如上高速公路或長途移動)
     
  • 溫度變化劇烈(寒流或酷暑)
     
  • 特殊路況(山區、碎石、積水)
     

這些條件會影響輪胎內部氣體的膨脹與壓力變化,若胎壓未做調整,反而可能降低行車穩定性與安全性。

各種情境下的胎壓建議調整方式

以下列出幾種常見情境對應的胎壓微調方式:

雙載或後座乘客較多

  • 後輪胎壓可比平時高出 2–4 psi
     
  • 幫助支撐額外重量,避免車尾下沈影響平衡
     

高速行駛或長途旅行

  • 前後輪胎壓均可提升 2 psi
     
  • 長時間輪胎發熱會自然升壓,預設高值可預防壓力不足
     

氣溫劇降或寒流來襲

  • 每降 10°C,胎壓約下降 1 psi
     
  • 建議在寒冷天氣中測得胎壓偏低時,酌量補氣至上限範圍
     

雨天或濕滑路面

  • 保持建議值即可,避免胎壓過高導致抓地力下降
     
  • 如須應急駕駛,建議輪胎狀況良好並確認胎壓一致
     

胎壓調整的操作建議

  • 如需提升胎壓,應分輪測量與補氣,避免偏差
     
  • 使用具備多單位顯示(psi、bar、kPa)的胎壓機器更為直覺
     
  • 避免冷胎測得胎壓低就一次補太高,須考慮上路後的熱漲幅度
     

透過這些細節調整,能讓你更靈活地掌握「胎壓多少正常」的彈性範圍,不只延長輪胎壽命,也提升駕駛體驗。

 

胎壓常見Q&A與誤解破解

網路上與親友口耳相傳的胎壓資訊琳瑯滿目,其中不乏誤解與謠言。這一段我們彙整幾個最常被問到的胎壓問題與迷思,幫助你釐清正確觀念,避免踩雷或損傷車輛。

胎壓是不是打越高越省油?

不完全正確。胎壓打得高的確能減少輪胎接地面積,進而減少滾動阻力,讓油耗略為下降。但這樣做的代價是:

  • 舒適性下降,車子變硬、震動明顯
     
  • 輪胎中央磨耗快,壽命縮短
     
  • 煞車與操控性能變差,影響行車安全
     

胎壓建議仍應以原廠標準值為主,再依需求微調,而非一味追求高壓來省油

胎壓低一點,跑山比較穩?

這也是個錯誤觀念。跑山路時若胎壓不足:

  • 輪胎變形嚴重,過彎穩定性反而降低
     
  • 較易產生側滑或熱積過高導致爆胎
     
  • 操控回饋變慢,減低駕駛靈敏度
     

建議山區或彎道多的路段,胎壓應調高 1–2 psi,確保輪胎強度與抓地力。

每一顆輪胎胎壓要一樣嗎?

不一定。許多車輛設計中,前後輪或左右胎壓會有細微差異,例如:

  • 前驅車的前輪承重較高,建議胎壓略高
     
  • 滿載或後置引擎車型,後輪胎壓可能比前輪高
     

依據車廠建議值調整每顆輪胎的胎壓,是最佳做法

胎壓建議值夏天要降一點嗎?

台灣夏季氣溫高,許多人擔心胎壓升高導致爆胎,但事實上:

  • 胎壓本來就會隨溫度升高而自然上升
     
  • 如果冷胎設定得太低,熱胎狀態下仍不足
     

因此不建議為了「預防升壓」而夏天刻意降低胎壓,仍應以「冷胎標準值」為主。

article_contnet

結語

看似簡單的胎壓,其實藏著許多與安全、效率、舒適密切相關的細節。透過本文的介紹,你已經了解了什麼是胎壓、為什麼它對汽車行駛這麼重要,以及如何利用胎壓對照表與單位胎壓換算掌握正確數值。無論是透過胎壓筆、數位胎壓計,還是車上內建的胎壓偵測系統(TPMS),只要養成定期檢查胎壓的習慣,就能有效預防輪胎磨損不均、抓地力不足、甚至爆胎等意外風險。

 

除了遵守原廠建議的汽車胎壓對照表設定,根據氣候、載重與路況做出靈活調整,也同樣重要。記住,一般汽車胎壓多少不是唯一標準,冷胎狀態下依據車型設定30–36 psi之間,已能應付多數日常需求。若遇雙載、高速、溫差等特殊情境,適度提升胎壓反而更能提升安全性與操控性。

 

行車無小事,從胎壓建議值開始做起,就是保護自己與家人的第一步。下次在加油站看到補氣機時,別再忽略它了。打開車門、看看貼紙、查閱對照表,設定正確胎壓,讓每一次出門都更安心、更穩定。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實用,不妨也分享給身邊的駕駛朋友,讓更多人了解「胎壓」這件事的重要。

 

FAQ

Q1:胎壓對照表要怎麼看才準?
解答:胎壓對照表通常會列出不同胎壓單位的換算(如 psi、bar、kPa),搭配車型與使用情境的建議值。你可以參考車門邊胎壓貼紙提供的原廠 psi 數值,再對照表格確認是否符合。冷胎狀態下檢查最準確。

Q2:一般汽車胎壓多少才算正常?
解答:大部分乘用車建議胎壓落在 30~36 psi 之間。不過不同車款、載重與氣候條件會影響最佳數值,建議還是以汽車胎壓對照表或車門貼紙為主。

Q3:我可以自己設定高一點的胎壓嗎?
解答:可根據情境微調,但不宜過高。若為高速行駛或載重增加時,胎壓可提高 2~4 psi,但仍應在製造商建議範圍內操作,避免輪胎中央過度磨損或舒適度下降。

Q4:哪一種胎壓單位最常見?
解答:在台灣與美國最常見的是 psi(磅/平方英吋),而歐洲車則常用 bar。也有些打氣機顯示 kPa 或 kg/cm²,建議搭配胎壓換算表做確認。

Q5:冷胎與熱胎的胎壓差很多嗎?
解答:熱胎胎壓會比冷胎高出 2~4 psi 左右,因此所有胎壓檢查都應在冷胎狀態下進行,這樣才能參考標準建議值。

Q6:跑山路或下雨天,胎壓該調整嗎?
解答:跑山路建議胎壓微升以提升穩定性;雨天則不需特別調整,只要胎紋深度正常並維持建議胎壓即可。

Q7:夏天氣溫高,需要把胎壓打低嗎?
解答:不需要。胎壓本身會因氣溫自然上升,但若冷胎胎壓本就偏低,反而熱胎狀態會不夠,建議仍照原廠冷胎建議設定。

Q8:胎壓對油耗真的有影響嗎?
解答:有。胎壓過低會增加輪胎與地面摩擦力,使油耗上升;適當胎壓不只節能,也能讓輪胎壽命更長。

Q9:更換輪胎後,胎壓建議會不同嗎?
解答:若換了與原廠尺寸不同的輪胎或輪圈,胎壓建議值可能需調整。建議諮詢輪胎店或查詢該尺寸的胎壓對照表。

 

icon 相關文章
article_cover 你知道汽車胎壓對汽車的重要性嗎?
article_cover 肇事逃逸是什麼?小擦撞、非故意、無人受傷也算?從定義、罰則到刑責與正確處理方式總整理
article_cover 車用打氣機|挑選指南、使用技巧與選購重點
icon 熱門文章比拼
article_cover 2025年市面上8台跨界小休旅CUV,你值得入手哪一台?最詳盡的需求、價格、規格分析給你看
article_cover 2025 七人座休旅車推薦與比較!cp值高?效能佳?空間大?哪款更適合你的需求
article_cover 2025年小型掀背車推薦!C最便宜、S最省油、F的CP值最高!
icon 所有文章類型
icon 更多汽車文章
article_cover 肇事逃逸是什麼?小擦撞、非故意、無人受傷也算?從定義、罰則到刑責與正確處理方式總整理
article_cover 車用打氣機|挑選指南、使用技巧與選購重點
article_cover 晴雨窗全解析:安裝方式、優缺點、脫落原因與選購建議
article_cover 汽車傳動軸漏油怎麼辦?解析傳動軸漏油原因、症狀與維修方法
article_cover 汽車燃料稅完整介紹:2025最新費率、繳費時間、逾期補繳總整理
article_cover 機車突然熄火怎麼辦?了解常見原因與應對方法
article_cover 輪胎規格:教你看懂尺寸標示、查詢方式與價格差異
article_cover 超速扣牌懶人包:超速多少會被吊扣駕照?流程、申訴一次看懂
article_cover 搞懂汽車儀表板的警示燈意思,行車更安心
article_cover 汽車冷氣不冷怎麼辦?幾種常見原因與排查技巧
article_cover 輪胎破胎怎麼辦?行車中爆胎別慌,教你完整應對與補救方法
article_cover 機車無照駕駛罰款有多重?(2025年最新總整理)
icon 最新車訊
新! 肇事逃逸是什麼?小擦撞、非故意、無人受傷也算?從定義、罰則到刑責與正確處理方式總整理
新! 車用打氣機|挑選指南、使用技巧與選購重點
新! 晴雨窗全解析:安裝方式、優缺點、脫落原因與選購建議
新! 汽車傳動軸漏油怎麼辦?解析傳動軸漏油原因、症狀與維修方法
新! 汽車燃料稅完整介紹:2025最新費率、繳費時間、逾期補繳總整理
新! 機車突然熄火怎麼辦?了解常見原因與應對方法
新! 輪胎規格:教你看懂尺寸標示、查詢方式與價格差異
新! 超速扣牌懶人包:超速多少會被吊扣駕照?流程、申訴一次看懂
新! 搞懂汽車儀表板的警示燈意思,行車更安心
新! 汽車冷氣不冷怎麼辦?幾種常見原因與排查技巧
新! 輪胎破胎怎麼辦?行車中爆胎別慌,教你完整應對與補救方法
新! 機車無照駕駛罰款有多重?(2025年最新總整理)
icon 熱門車訊